陈梗桥书法展名家点评
名家点评
陈梗桥先生的修养在于他的平实,处于任何场合他平静淡然,处于书画人群中他平正端肃,处于老友之间他平外心暖。
他的书法是不愠不火的到位,你看到的是学问的深厚,笔意的纯真,线条的灵动,行气的畅快,篇幅的美感。他的学识被大家所佩服,不夸张不死板不教条。他时有妙语连珠,他常是童趣盎然。陈梗桥,是实实在在的一位齐鲁学人。
——吴泽浩(原济南市美协主席)
陈梗桥行书小品:苦淡清妍
陈梗桥隶书小品:天趣
陈梗桥金文小品:居之安
首先对梗桥先生的展览表示由衷的祝贺,非常高兴看到他的书法作品能被更多观众所观摩、学习。我和梗桥先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专业水平高,为人也很好。多年来,他在书法学术工作上,给我了很多无私指导和帮助——我在济南书协任主席的14年来,至少是在1995年到2005年十年内策划组织了很多全国性大型书法活动,几乎每次陈先生都亲自参加。每次他都认真投入参与,并且在研讨会上针对每位参与者发表水准中肯准确的评价,让人特别感动;那几年,济南书协工作成绩突出,入中国书协会员的人数在全国各省市名列前茅,这期间与陈老的不吝帮助支持分不开啊。2019年我策划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系列书展,他也是始终如一的支持。亦师亦友,是我在和梗桥先生接触中,发现他首先是做人正直、淡泊名利,不看重钱而是看重友谊友情!他从不说自己的书法、自作诗有如何好,而是谦虚低调,从不宣扬;他站在历史高度追求古人,站在古人脚下而达到目前高度,也从没说就达到这个高度,不满足现状并不断前行。这一点上,放眼全国书坛,他都是位列德艺双馨前列的优秀的好老先生,无可比拟的纯正。
第二点,在书法造诣上,他是山东,甚至全国能称得起真正书法家高度的人;好多成名的书家,包括我在内,都难望其项背。他的行书,取得了极高成就;我学习他的治学、书艺精神,受其激励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在楷书上下了很大功夫,有了今天一定的成绩是和恩师陈老关爱离不开的。我和梗桥先生的交集,都是源于纯粹工作和事业上,严格说没有私交,所以这种亦师亦友的感情,更接近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文人之间的君子之交,也是维系多年不褪色并且弥足珍贵的。
再次祝贺梗桥先生书展,祝愿其艺术生命长青!
——张仲亭(原济南市书协主席)
上联:风起绿洲吹浪去
下联:雨从青野上山来
陈梗桥书法作品:毛泽东诗句联
2020年新年的第一天,人们期盼已久的陈梗桥先生书法展览,如期在山东博物馆隆重开幕了。老友新朋欢聚一堂,观赏者络绎不绝,每幅作品前都有观众驻足流连。
当我步入展览大厅时,一股浓浓的翰墨书香扑面而来,深深地为其内蕴丰富、清新率真的书法风格所震撼。这是一位80岁的书画鉴定专家、在全国书界有重要影响的著名书法家的首次书法作品展,这里凝聚着陈先生七十多年来在书苑辛勤耕耘的汗水。他以几十年练就的常人难以企及的功力和技法,又以一种超然的不求世俗功利的心态去书写自己的心画,气息畅达,格调清雅,既有深厚的传统书法魅力,又有时代性和个人艺术魅力。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用在陈先生身上是最为贴切的。读书阅世,功内功外都不能少,书法与书家的生命一同走向成熟,这不是练几年书法、获几次奖一蹴而成为“著名书法家”的,和什么书协"主席″"副主席″等头衔没有一点关系。做学问的人要耐得住寂寞,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在当下这个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社会,谁都明白通过宣传、炒作,能使一般水平的书画作品换成更多的真金白银,更何况像陈先生这样的大家。陈先生从六七岁学书到80岁才搞书展,如此淡泊名利的书家,在山东,乃至全国也为数不多。
陈先生之所以有这种淡定,我认为,一是来源于他对书法的深刻理解和他视书法为生命的敬畏之心。就像他自己所说,"我要拿终生的精力来学习,别的什么我都可以丢,唯独书法无论多么困难,不能丢,形成了我的一种志向″。二是,他作为书画鉴定专家,见多识广,不与今人比高低,能站在中国书法发展史的高度,用历代名家的经典作品的标准来审视自己的作品,总觉着"都不是自己心里想的那样,自己追求的那样子还没写出来。″可见要实现一位真正书家的理想境界,需要淡泊名利、孜孜不倦的终生追求,这取决于书家的意志力量、书家的审美眼光和创作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陈先生这次展出的所有作品并不是为展览而特意准备的,作品有70年代的,也有现在的。他的作品不是一味求大、追求所谓的冲击力,也没有通过各种手段对作品进行装饰,丢开那些博人眼球形式,用作品本身说话。无论是篆、隶、真、行、草,还是大(幅)、小(幅)、轴、联、屏,一起诉说着1973年至2019年陈先生的学书经历和创作过程。他的创作不受浮躁喧嚣气氛干扰,在他身上觉察不到迎合市场急功近利的习气,正因为心无旁骛,所以才能真正树立起书法艺术的"本体观″。
我认为看陈先生的书展,不仅要学习欣赏陈先生高超的书艺,更重要的是体味他淡泊达观的人生态度,感受其在艺术治学与做人上的统一。陈先生的书展为当下浮躁的书坛注入了静心良液。这次展览会启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书法艺术的真谛,对于传承经典、弘扬优秀书风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戴丕昌(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画创作研修班导师)
陈梗桥楷书: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供稿:书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