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泥与火的结晶,书法是笔含墨的韵律。

唐代长沙窑作为中国彩瓷的发源地之一,不仅烧制了多色釉瓷器,更是把沉淀了唐代民俗和文化的诗歌、谚语等作为装饰,融合到瓷器之上,诗文、瓷器互相衬托,相得益彰,也衍生出了长沙窑独特的文化内涵。
展览解读   诗情·瓷意
展出位置:“湘江北去——长沙历史文化陈列” 第三展厅  湖湘首邑
该青釉瓷壶为唐代长沙窑生产,望城区长沙窑窑址出土,腹部诗文为: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以(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该瓶因这首爱情诗,以文艺范的方式表达了两人相爱却不能长相守的无奈辛酸,而成为“网红”瓶。
展览解读   诗情·瓷意
展出位置:“湘江北去——长沙历史文化陈列” 第三展厅  湖湘首邑
该青釉瓷盘为唐代长沙窑生产,1978年望城区书堂乡廖家坡出土。盘心作圆形露胎,以褐彩楷书“鸟飞平无近远,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四句诗文。原诗为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苕溪梁耿别后见寄》。青釉的朴素与文字的诗意,共同勾勒出了一种意境的表达,与中国的传统审美不谋而合。
自宋以降,至金元流行的瓷枕,更是把文字装饰表现得淋漓尽致。瓷枕平整的枕面非常适合书写绘画,大量的书法艺术便被用于瓷枕装饰,这些书于瓷枕上的诗词曲赋、民谣俚语,有的极富文人情怀,有的市井气息浓郁。

1 陶瓷枕上的诗、词、赋
作为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见证者,瓷枕上有不少文字内容,为我们了解这一时期的诗词以及书法状况提供了实物依据,也反映了中国古代诗词的流传情况。
展览解读   诗情·瓷意
展出位置:“千年梦华——中国历代枕文物特展” 
该白地黑花题《词寄月中仙》词长方形枕,为元代磁州窑产品,白地褐彩,枕面篆书《月中仙》词一首,释文如下:
独倚危楼,向春来玩,赏山市睛岚,青红挥绿。见樵人相唤,独木桥边,渡口渔村落照。乍雨过,西山轩畔,远浦帆归岸。羌笛数声幽韵,孤峰伴,遥指酒旗高悬。望滩头,隐隐平沙落雁。潇湘夜雨打松霜,惊山僧归禅,洞庭秋月圆。听烟寺晚钟、声声潜远。暮雪江天景,堪图画入屏仗(凭仗)看。
这首词不见于著录,但其中所提及的宋代有名的“潇湘八景”却颇值得注意,也从侧面体现了两宋文艺风的盛行。
展览解读   诗情·瓷意
展出位置:“千年梦华——中国历代枕文物特展”
该珍珠地开光划诗文腰形枕,为北宋时期河南新安城关窑生产。在浅灰色半陶瓷胎上施带灰黄色的半透明釉。枕侧面饰卷草纹,枕面在回纹框内画菱形开光,余处填以珍珠地,内画诗句:为惜落花慵扫地,爱观明月懒胡(糊)窗。此诗句反映了宋人悠闲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展览解读   诗情·瓷意
展出位置:“千年梦华——中国历代枕文物特展”
元代山西临汾龙祠窑生产。黄白胎粗糙,白化妆土盖至枕墙中部,施灰黄色透明釉,枕面划双线,框内壶门开光,内划“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是晚唐苦吟诗人贾岛生平最为著名的诗句,其意为长江信风送客人来到这里,在孤零零的旅馆里,因雨使人不能成行,显得十分寂寞、焦急。

2 陶瓷枕上的格言、警句和祝辞
展览解读   诗情·瓷意
展出位置:“千年梦华——中国历代枕文物特展”
该腰圆形瓷枕为金代山西介休窑生产。灰黄胎,白化妆土盖至底,釉水薄,光泽度略差,有流釉现象。枕面墨书“福禄”两字,寓意美好的愿望。
展览解读   诗情·瓷意
展出位置:“千年梦华——中国历代枕文物特展”
金代磁州窑类型产品。枕面左右两侧各写一“世”、“劝”字样,其间分四行纵书诗文:“急急光阴似水流,随时过得且须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据文献记载,与此枕诗文最接近的是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关汉卿在其《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中所用“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的楔子。
展览解读   诗情·瓷意
藏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这件金代磁州窑瓷枕在枕面上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八个字,见于《论语》,反映了典型的儒家道德思想,一直是中国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想来这件枕头的主人,是个很懂得恕道的人。
磁州窑瓷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其瓷枕的纹饰内容,包括有诗、词、画、赋、曲和警语、祝语等,是这一时期民间思想观念、社会崇尚和生活习俗的有力见证者。
春节即将到来,小编相信如果能近距离地欣赏到这些具有艺术性、文化性、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各种瓷器,您一定会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或是个性化地解读。那么,欢迎大家来长沙博物馆“湘江北去——长沙古代历史文化陈列”(一楼)和“千年梦华——中国历代枕文物特展”(二楼 特展二厅)打卡,在展览与文物的述说中,感受城市的文脉,接受文化的熏陶,更多的诗文瓷器等着你。最后,祝大家新春快乐,鼠年,心想事成~~~~
展览解读   诗情·瓷意
组稿:郭瑶
初审:董远成
二审:王文彬
终审:李历松、陈卓
展览解读   诗情·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