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历史文物陈列的长廊,一步步从原始走向文明,当走进“商周北域”这一单元时,你会发现,雄浑磅礴的青铜器逐渐取代了原始古朴的石器及陶器,一件件装饰着神秘纹饰的青铜器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此刻,我们开始迈进中国历史的“青铜时代”,也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商、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这些青绿斑驳的青铜器,不仅见证了商周时期代国的辉煌,也是大同地区最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们是我国青铜时代的杰作,作为绝世珍品享誉海内外。
李峪青铜器出土于大同市浑源县李峪村,1923年村民高凤章掘土时偶然发现,由此引起村民私挖哄抢。先后出土六十余件,当时县衙收缴三十五件,后由北平商人拍购,抗战后经上海口岸出境时被查扣十二件,交由现上海博物馆保管;另有法国人瓦涅克从当时民间私购二十余件偷运回法国,现藏法国吉美博物馆等地。1975、1978年省考古所在李峪村发掘三座墓葬,大部分出土物收藏于省考古所,6件残损青铜器藏于大同市博物馆。其余大部分流落在法、美、日等国。关于这批器物的年代,一般认为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李峪青铜器中的代表者,当为牺尊,现藏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牺尊高33.7厘米,长58.7厘米,作水牛形,牛腹中空,牛颈和背脊上有三个孔,中间一孔套有一个锅形器,可以取出。牛背上的三个孔穴原来应该有盖,但已经缺失,牛尾也没有了,只留下一个不规则的窟窿。从其特殊的结构分析,它是一件温酒器:牛背上的锅形器可以盛酒,其他孔可注水装于牛腹用来温酒。此器形态稳重,虽然四足矮短,但牛首上充满张力的双角、圆瞪的双目保持了真实感。这种器物目前仅见此例,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此尊纹饰华丽繁缛,构图新颖,牛首、颈、身、腿等部位装饰有饕餮衔凤纹,在牛颈及锅形器上饰有虎、犀牛等动物的浮雕,形态生动,铸造精美。器身纹饰采用印模法制作而成,这是当时晋国最先进的青铜纹饰制作工艺。牺尊的牛鼻上还穿有一环,说明了至少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穿鼻的方法来驯服牛了,为研究中国牲畜驯化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蟠蛇纹鼎,原件藏于上海博物馆。鼎带盖,盖顶有环钮,可提携,其周围有三头小伏虎。鼎有附耳,三足外貌看似空足,实际上是实足。器盖和腹部饰体躯互相纠缠排列的蟠蛇纹,腹下部饰倒置三角形的小兽面纹,纹饰极为精致,一丝不苟,体现了春秋晚期晋国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其先进性于此可见一斑。
配乐:《淮古遗殇》
联系我们
电话:0352-2303518
微信:datongmuseum
地址:大同市平城区太和路
官网:www.datongmuse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