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胎掐丝珐琅,又名“景泰蓝”,是金属胎珐琅器工艺的一个品种。我国的掐丝珐琅器起源于元代,吸收借鉴了由阿拉伯半岛传入的“大食窑”器的制作工艺而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记录金属胎珐琅制品的文献,明《格古要论》记载 “大食窑”:“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朗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盆儿、盏子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之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世又谓之鬼国窑。” “今云南人在京多做酒盏,俗呼曰鬼国嵌。内府作者,细润可爱。”由于制作工艺繁复,原料昂贵,铜胎掐丝珐琅的设计、创作、生产均为内廷所垄断。明代设置了专门生产宫廷御用物品的“御用监”,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官造办处设立“珐琅作”,为宫廷设计制作御用掐丝珐琅器。仅到清晚期,铜胎掐丝珐琅的制作才进入民间。
这件明代铜胎掐丝珐琅蟠螭连座瓶收藏于山东博物馆。该器直口,细长颈,鼓腹,瓶底连座。两条铜镀金蟠螭曲体上仰,由肩部向颈部盘绕,身姿矫健,神情活灵活现。蟠螭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与龙有关联的神兽, 据说它是龙的子孙, 因其造型多呈盘曲蜿蜒或攀援匍伏状而得名。蟠螭纹起源很早, 盛行于战国, “蟠”意为“ 伏”、“ 曲屈”。明代蟠螭纹有爬形、升腾、伏形、盘旋等状, 变化多端, 气势磅礴, 形态生动美观。
该器通体以深蓝色珐琅釉为地,器身满饰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缠枝纹是古代艺术品装饰纹中比较常见的传统纹饰。缠枝纹起源于汉代,至今历经两千余年仍然久盛不衰。缠枝纹又名“万寿藤”、“转枝纹”、“连枝纹”等,它以藤蔓、卷草为基础,结合其它花卉发展而成。因其结构连绵不断,具“生生不息”之意,因此广泛应用到雕刻、陶瓷、家具、漆器、刺绣、珐琅等众多艺术领域中。常见的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缠枝葡萄”、“缠枝石榴”、“缠枝百合”、“缠枝宝相花”,以及“人物鸟兽缠枝纹”等。
此瓶的每朵缠枝花卉的结构相似,以红、白、粉、黄、蓝、浅绿六种颜色珐琅组成,相邻花卉的色泽各不相同。花卉的花心上下有两个如意云头纹伸出,每朵花的花心、内外层花瓣、如意云头由四种不同颜色珐琅组成。枝蔓与花叶均布置匀称,缠枝纹呈规则的横S形旋转,叶片小而整齐,呈逗点式对生排列。瓶腹下饰一周白色莲瓣纹,底座饰豆绿色涡纹,器底镀金,光素无款。
元代和明早期珐琅质地细腻洁净,色调纯正,表面温润光泽,晶莹剔透。这件明铜胎掐丝珐琅蟠螭连座瓶的釉色较早期制品显得灰暗无光,繁密的纹饰与明早期流畅奔放的风格不同,掐丝镀金品质不佳,但宽窄均匀,具有明代晚期掐丝珐琅器的特点。该器纹饰繁密,珐琅颜色丰富,而且混合色种类多,填釉充实饱满,打磨平整,表面光洁,砂眼细少,表现出这一时期掐丝珐琅烧造技术。
供稿:山东博物馆 管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