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谈漆器,感觉没啥好讲的了,但是最近在博物馆的工作中有一项任务,让我想到了这集的内容,这次就说说漆器的颜色吧。

漆器由于离我们的生活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多数人对它的概念也越来越模糊,可能在多数喜欢漆器人的印象里,漆器也不过黑、红两色。虽然漆器,不至于这两色,但其色彩不多却是事实。

那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个概念,在今天我们看到的古代漆器上,所有的颜色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些淡色主要是以油来调彩,而色彩浓厚者,多为漆色。伴随着时间流逝,油彩部分会逐渐失去光泽,而漆因其硬度,光彩一般保持较好。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即是湖北省博的战国时期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圆奁。在这时确实只有像红、黑这类颜色,是在漆中调成,而青、绿、黄乃至牙白,这些浅色,则多数需要在油里调制。所以我们的汉语里才有了“油漆”一词。这也恰恰说明了当时漆色的缺乏。
漆“彩”芳华 (上)
战国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圆奁 
湖北省博物馆藏
 
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漆的色彩也有所增加,不过颜色种类还是十分有限,即便发展到明清时期基本上主要集中在黑色,红色,黄色,绿色,紫色和褐色,这几种颜色上。这主要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因为漆虽在采割之初呈乳白色。但伴随着在空气中的氧化过程,颜色会由牙白,转为土黄,再变为浅咖啡色,最后转至很深的棕褐色为止。虽然伴随着曝漆工艺的成熟,出现了透明漆,因其大量调油,且成本较高,再加上色料研磨细度等问题,多做罩漆使用,少有调色。

其次,由于大漆是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和水分组成的混合物,所以在古代使用矿物颜料研碎、加入大漆的过程中,还要考虑两者之间是否会产生反应,其一是矿物成分有无变化,或者是对漆质成分产生影响;其二是矿物颜料的颜色是否会变色。此外无论漆器如何华丽,其本身用途还是作为器物需要加以使用。无论是盛放食物、细软,还是直接作为食器,与人的唇齿直接接触,都需要漆器的安全性,这也是大漆立足之本。因此对应的彩料,在安全性上也应与漆保持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漆的颜色的增加。

因此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颜色,其实都是古代漆工经过反复筛选,最终保留下来的。其中棕褐色作为大漆的本色最早出现。现在中国发现的已知最早的漆器,跨湖桥遗址中的漆弓,就是这种颜色。而在此前发现河姆渡遗址中的朱漆木碗,则是最早的色漆制品。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漆器就成为了由红与黑统治的世界。其中偶尔出现的其他色彩,也多是用油调成。

漆“彩”芳华 (上)
新石器时代 跨湖桥遗址出土漆弓 
浙江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漆“彩”芳华 (上)
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遗址出土朱漆木碗 
浙江省博物馆藏
 
而即使这红黑两色,其实也有着色彩的变化,比如在《髹饰录》所写的“黒髹”条中,杨明注释里就提到“熟漆不良,糙漆不厚,细灰不用黑料则紫黑。若古器以透明紫色为美…”说明在实践的过程中,已经发现了,让颜色黑而纯的方法。而在“朱髹”条中,黄成则讲到了,“……鲜红色亮为佳,……又有矾红漆,甚不贵。”而杨明在注释中进一步说“倭漆窃丹带黄,又用丹砂者,暗而带黄,如用绛矾,颜色愈暗矣。”可以看出正常情况下,红漆是用朱砂来调色,如果用其他材料,颜色会出现偏黄或者暗淡等问题,说明工匠在色料筛选的积累过程。

在此之后,漆器颜色的增加,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与中国画中颜色的发展存在着一种并轨现象。至于在之后出现的黄漆、绿漆、紫漆等其他品种,我们下回再说。

雨后的观复博物馆别有趣味,欢迎大家来玩~

漆“彩”芳华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