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9月11日
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
登陆国内影院
首日票房5374万元
豆瓣评分: 4.8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花木兰》豆瓣、IMDB评分皆未过6分

如此惨淡,
差评如此,
令人大跌眼镜,
导致有影评人用“溃败”来形容这部电影的表现。

《花木兰》的国内首日票房,
低于迪士尼其他真人电影。
比较之下,
《狮子王》9000万元,
《美女与野兽》8300万元,
《奇幻森林》7800万元,
以上三部电影的豆瓣评分分别是:
7.4、7.2、7.8。

还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是,
疫情后国内首部登陆影院的大制作《八佰》
首日票房为1.4亿元。

有专业人士预测,
 即使《花木兰》最终票房勉强达到5亿,
仍然远低于其他迪士尼真人版电影
在中国取得的成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有评论认为,
是由于电影还未上映就口碑崩坏,
上映之后更是差评如潮,
加上网络盗版先行。

对于真人版《花木兰》,
迪士尼有着非常大的野心和期望。
它是近年来最贵的迪士尼动画改编真人电影,
制作成本高达2亿美元(人民币13.67亿元),
全球广告营销成本达5000万美元。
根据2010-2020迪士尼动画真人版电影
全球口碑与票房表现,
迪士尼对《花木兰》的理想预期
应该是在中国实现10亿元+的票房,
在全球实现10亿美元+的票房。

同时,
《花木兰》还奔着次年的奥斯卡大奖而去。
此前,
全球票房在5亿美元+、
以及10亿美元+的迪士尼真人电影,
大多获得了奥斯卡提名。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2010-2020迪士尼真人电影全球口碑与票房

然而不幸的是,
现实给了迪士尼狠狠一大巴掌,
目前受尽了国内外观众的嘲笑与差评,
是唯一一部中国与海外观众,
同样给出了低于6分评分的“真烂片”! 

外国观众给出的评价关键词是:
 毁经典 
(Classic destroyed by Disney);
 毁童年 
(Stop ruining my childhood);
 缺少灵魂的 
(soulless);
 纸板式表达 
( Cardboard expressions)
……
总而言之:
相信差评,这不是木兰
(Trust the Bad reviews,
this is NOT Mulan.)

国内观众给出的评价关键词是:
人物扁平 
 故事无聊 
审美有毒 
 脱离中国文化……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花木兰》剧照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安冬阳认为:
首先影片类型与受众定位模糊:
青少年看缺乏想象力与欢乐,
大人看平平无奇;
其次,
硬凹正确的意识形态:
角色与故事改编平庸,
华人演员全员工具人。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花木兰》剧照

抛开电影不说,
历史上的花木兰究竟是什么人呢?
她所参与的那场战争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推出的是,
《文史天地》特约撰稿人暮雨
撰写的文章:
《木兰辞》背后的北朝战争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北朝民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人民的诗歌创作,其鲜明的色调及独特的风格,给唐代诗歌的创作和繁荣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民歌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所以北朝民歌不但是当时鲜卑、羌、氐、匈奴、羯、敕勒等民族的诗歌,而且反映了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与各民族的生活场景,以及南北朝时期北方大动乱的社会面貌。

01

《木兰辞》可以算得上最为著名的北朝民歌了。最早在陈代人智匠编的《古今乐录》中已经提到了这首诗的题目。一般认为,《木兰辞》“产生于北魏对柔然的战争,因为与诗中的地名相吻合”(余冠英 《乐府诗选·木兰诗注》)。

《木兰辞》以其凝练的诗句,跌宕起伏的情节,再现了木兰代父从军之孝,保家卫国之忠,身经百战之勇,女扮男装之奇,功成身退之德。木兰传说虽不见正史记载,但相关民间传说与文学创作却十分活跃。所以木兰形象历千余载,经诗词、歌曲、戏剧等形式的代代相传后,在清末民初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花木兰”不但成为中国古代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传奇人物,更一跃成为“国民女性”和“民族英雄”。

但是我们仍有一些疑问,第一个问题就是《木兰辞》里的木兰究竟姓什么。这个问题似乎问得可笑——花木兰,当然姓花了。但在《木兰辞》中,其实根本没 有出现“花木兰”这个名字。很显然,木兰姓花是拜后人所赐。

《古今乐录》中,智匠曾云:“木兰,不知名。”智匠是梁陈时代人,应该距离《木兰辞》产生和流传的时代不远。他既说 “木兰不知名”,换言之,“木兰”不是名而是姓,是鲜卑人的复姓。

鲜卑人原居大兴安岭附近,鲜卑族的姓,也就是他们的氏族称号。鲜卑语是多缀语的部族语言,他们的姓氏也是多缀语,都是复姓。北魏皇族九氏,以及北魏初期所统领的一百八十氏,全部是复姓,例如长孙氏、丘穆陵氏、贺赖氏、贺楼氏等。木兰一姓,虽不见于鲜卑大姓,但木兰就是“umran”,在鲜卑语里是富裕的意思。后来,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才将复姓改为汉字单姓。鲜卑复姓在改为汉字单姓时,难免在音译或者用字上发生变异,因此木兰这个鲜卑姓变为哪个汉姓已不可考。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木兰出征图  王文瀚 绘

02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木兰到底是什么民族?

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好回答。鲜卑人入主中原之初,律令规定汉人不能服兵役,只是“服勤农桑,以供军国” (《魏书·列传第十六》),直到北魏孝文帝之后才打破这个禁令。而之前,汉人做步卒都不可以,更不用说骑兵了。所以根据《木兰辞》中所反映的时代和地理环境分析,木兰就是一位鲜卑族姑娘。

她生活的时代,应该是鲜卑人逐渐汉化的时期。所以《木兰辞》所反映的,是一个变革的、动荡的伟大时代。 

登国元年(386年)正月,拓跋珪即代王位,会集部落民众于牛川(古长川城西,即今兴和县治北四子王旗之东南界,或疑为今呼和浩特市东南凉城县北之牛家川)。

拓跋珪在位时期,还十分重视黄河河套地区的农业,共十次到阴山巡视,多次颁发诏书劝课农桑,促使鲜卑民族摆脱游猎的羁绊,开始向农耕文明迈进。“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反映的就是这一历史现实。

比如《魏书·帝纪第七》载,孝文帝在太和四年(480年)四月的诏书中称:“一夫不耕,将或受其馁;一女不织,将或受其寒。”所以不能一提到游牧民族,就想到他们只懂得逐水草而居,只知狩猎,不晓农桑。逐渐南迁汉化的鲜卑人,不可能永远过游牧生活,学习男耕女织应该有一个过程。因此有学者所谓“鲜卑民族没有‘男耕女织’的习俗,因此木兰不是鲜卑人,而是汉人”的说法很难成立。

另外,“唧唧复唧唧”中“唧唧”历来有机杼声、叹息声、蟋蟀叫声三种说法,其实不论是哪种说法,都是为了突显木兰的心情而已。综合分析,木兰不是一边织布,一边叹息,而是织着织着,停下了手中的活,重重的叹息声表明她拿定了主意——代父出征。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木兰从军  图:网络

03

那么朝廷为何此时征发?

在努力向农业文明学习的同时,拓跋珪也加快了军事统一北方的步伐。通过连年的征战,他先后消灭了北方的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北魏成为我国历史上代表北方与南方宋、齐、梁、陈对峙的政权。

与此同时,漠北地区的柔然也逐渐强大,开始威胁北魏的北部边境安全。“诸部率皆服从,独柔然不事魏。”(《资治 通鉴·卷一百七》)

柔然,也被鲜卑拓跋部蔑称为“蠕蠕”,据《北史·蠕蠕传》记载,北魏统治者以其无知,状类于虫,故改其号为蠕蠕。柔然始祖曾是拓跋鲜卑的奴隶,拓跋猗卢时,柔然首领摆脱鲜卑人的控制,率百余亲信逃到了阴山北意辛山一带的纥突邻部。公元386—391年间,趁着北魏忙于北方的统一战争,为摆脱北魏的压制,柔然积极寻求外援,先后与后秦、北燕等成为政权联盟。经多年苦心经营,实力壮大,悄然形成了与北魏对峙的局面。

402年,柔然可汗社伦统一漠北,正式建立柔然汗国,征服敕勒诸部、匈奴余部,其势力范围“西则焉耆之地,东则朝鲜之地,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魏书·列传第九十一》)。北魏平城时期,从道武帝天兴元年(398 年)到孝文帝泰和十八年(494 年)柔然一直是北魏在北方的劲敌。

此时,北魏政权的势力已达黄河北岸,与东晋隔河对峙,北方尚有数个割据政权,北魏军事上受到多方牵制,统一北方是首选,根本无暇顾及柔然。加上天灾不断,严重影响了其统治的稳定性,北魏统治者不得不有所收敛,将主要精力放在劝农勤桑、发展生产等方面,基本上没有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

而柔然政权却处于快速上升期,不断南下侵扰。仅据《魏书·列传第九十一》中记载,柔然汗国初期(402—487年),柔然就对北魏主动发动战争十次。这些战争,都是趁北魏政权与其他政权处于战争状态,或者是北 魏国内政局动荡之时发起的,而且都是柔然占据主动地位,在大肆劫掠一番之后,北魏政权才被迫反击。 

《木兰辞》所反映的历史阶段,应该就是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北魏政权首都尚在平城时期。木兰部作为北魏拓跋政权“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中的一支部落,自然有义务服兵役,在柔然入侵的时候应召出征。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北魏柔然对峙图

04

“军书十二卷”是形容军情紧急,征兵的文书接踵而至,每一卷文书上都有木兰父亲的名字。此处“十二”只是泛指,并非真的有十二卷军书。

在父亲年迈、家无兄长的情况下,木兰替父从军成了一种无法推卸的责任。不过父亲身在兵籍,加上战乱频仍,耳濡目染之下,木兰骨子里亦不乏尚武精神。北魏女子普遍习武且不乏弓马娴熟之人,如《李波小妹歌》云:“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这首北朝民歌中,李雍容这位奇女子,挽着裙裾跃身上马,像狂风卷草蓬一样疾驰而去。在马背上闪转腾挪,左右开弓,箭无虚发。一介女流尚且如此了得, 如果是男子会是怎么样的彪悍啊!

按照游牧民族传统习俗,北魏的州镇戍兵实行资绢自随的军事补给制,因此,木兰替父出征,必须自备马匹、鞍鞯、 辔头、长鞭这些装备,当然还要自备干粮上路。这才有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此后,木兰清晨辞别父母,辛苦奔波一天,晚上就赶到了黄河边宿营。民歌具有一定的纪实性,可以推断出,木兰的家应该就在北魏六镇的武川镇与抚冥镇之间,最大可能就是拓跋珪龙兴之地——参合陂附近。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参合陂位置示意图

木兰此次出征,主战场在阴山南北地区与燕然山展开,否则不会有其后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之句了。而 “燕山胡骑鸣啾啾”的燕山,指的是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

不过“黄河”“黑水”乃实指,但“燕山”并非指真的到了燕然山,而只是胡骑的前缀语而已。据《魏书》记载,太武帝始光元年(424 年)八月,柔然六万铁骑侵入云中,杀掠吏民,攻陷盛乐宫。拓跋焘龙颜震怒,第二年“大举征之,东西五道并进”,北魏大军至漠南,“舍辎重,轻骑赍十五日粮,绝漠讨之”。柔然没有料到北魏政权这次反应如此激烈,猝不及防之下,只有远遁。

05

但是有人指出,如果木兰是鲜卑人,又怎会称对手为“胡骑”?其实,游牧民族并不讳称自己是胡人,“胡”也并不是什么蔑称。《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二》记 载,魏文帝自己也说:“胡、越(南朝)之人皆可使如兄弟矣。”称柔然为胡,也不足为奇。

神麚二年(429 年),北魏兵分两路主动出击。太武帝自率军“出东道,向黑山;平阳王长孙翰从西道,向大娥山”。柔然没有想到拓跋氏这次居然一改从前的被动防御,主动发难,很快就败下阵来,首领大檀“将其族党,焚烧庐舍,绝迹西走,莫知所至”。树倒猢狲散,大檀逃得不知去向,很快“国落四散,窜伏山谷,畜产布野,无人收视”(《北史·卷九十八》)。

拓跋焘并没有收兵,而是本着宜将剩勇追穷寇、除恶务尽的精神,在“东至瀚海,西接张掖水,北度燕然山,东西五千余里,南北三千里”的范围内清剿柔然残部。这次战役,正如《木兰辞》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述的那样,北魏将士转战千里,经常枕戈待旦,辛苦异常。

虽然这一番搜山检海的追剿没有擒获大檀,但其部族在此役后一蹶不振,内部分崩离析,高车(即敕勒族)诸部反叛,前后归降三十余万。大檀连气带急,“发疾而死”。四年后,大檀的儿子吴提遣使请和,娶北魏西海公主为妻,并进妹妹为太武帝夫人。

从始光二年(425 年)拓跋焘率军亲征,到延和三年(434 年)吴提遣使朝贡,这期间,北魏与柔然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十年。这正是木兰代父从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所反映的史实。

总之,《木兰辞》流传千年而历久弥新,正是因为其有着鲜明独特的民族特色。当然,其间也有不少后人增删润色,使之逐渐背离其民歌本色,多了道德说教的内容。这样更符合统治者的需求,木兰的形象也渐渐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迪士尼《花木兰》剧照

木兰是鲜卑人,
似乎没什么大的疑问,
那么,
木兰又是哪里人呢?
原大同市地方志办主任要子瑾,
曾经撰写考证文章:
再读史诗《木兰辞》,木兰本是大同人

作为一种可参考的观点,
特节选部分内容,
以飨读者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花木兰图  网络

《木兰辞》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极高的价值,号称六朝新乐府“双璧。”也是那个时代的史诗。

我们所以说这两首新乐府民歌是史诗是有根据的。

《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部长篇叙事诗开篇引言中明确写道:“汉末建安中,庐江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遗,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这是一个有名有姓有时间有地点的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焦仲卿和刘氏为爱殉情。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他们对爱情的坚贞,为后世留下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那个庐江小吏和不知名的刘氏,千百年被人们传颂着、惋惜着、伤感着。

与《孔雀东南飞》异曲同工的另一“璧”,就是《木兰辞》。这是北朝一位女英雄代父从军的故事,遗憾的是《木兰辞》没有《孔雀东南飞》似的诗前引言,这就为后世考证木兰留下了纠缠不清的历史旧账。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便是两首叙事诗都是真实历史的记事诗,是毫无疑问的史诗。

《木兰辞》产生的历史背景

要真正读懂《木兰辞》这篇伟大的史诗,我们首先应了解产生这一作品的时代背景。

由汉乐府发展到南北朝的新乐府形成了两个流派,即南朝乐府和北朝乐府。前者的特点是清新自然,柔媚缠绵;后者则是粗旷质朴,多为慷慨的战歌和悲壮的行役之歌。北朝乐府民歌现存六十余首,都保存在《乐府诗集》之“梁鼓角横吹曲”里。《木兰辞》便是这六十多首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前面我们曾讲到,这个“横吹曲”,其实就是北魏时在平城十分流行的《北歌》,也叫《真人代歌》。泽田总清在他的《中国韵文史》一书中,批判了胡应麟的“晋朝说”认为“《木兰辞》的产生年代还是六朝中叶的作品比较稳妥些。”(《中国韵文史》第218页)他的这一见解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即是说《木兰辞》的产生年代应是北魏建都平城的后期。体裁是北魏鲜卑族喜欢传唱的《北歌》或者叫《真人代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敕勒歌》也属于鲜卑语传唱的《真人代歌》。只不过《敕勒歌》产生在北齐,比《木兰辞》要稍晚一点。

要而言之:《木兰辞》的问世应在北魏后期的平城。换言之平城(今大同)才是《木兰辞》的诞生地和源头。

任何一部伟大作品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的。下面我们就《木兰辞》产生的历史背景,走进《木兰辞》,体味一番这首史诗的真实韵味。

公元398年北魏将首都由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迁都到平城(今大同市),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征讨形成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当时,北方还有一个强大的部族蠕蠕。其首领车鹿会当政时改号曰柔然。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拓跋鲜卑南迁历程

柔然当时可谓与南北朝三分天下之一,其领土范围:“其西则焉耆之地,东则朝鲜之地,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其常所会庭则敦煌、张掖之北,小国苦其寇抄,羁縻附之”(见《魏书·列传第九十一·蠕蠕》)即是说现在的贝加尔湖以南,朝鲜以东,大青山以北尽为柔然所居。小国家害怕他侵扰寇掠,纷纷归附他。这便更使柔然野心膨胀,对北魏王朝虎视眈眈。从拓跋珪迁都平城到孝文帝迁都洛阳的近一个世纪里。北魏和柔然的战争不绝于书。且看:

“天兴五年(402年)社崘闻太祖征姚兴遂犯塞,入参合陂,南至财山及善无北泽”(《魏书·蠕蠕传》)兵锋所至已经到了今天内蒙兴和和山西右玉县一带。

“太和九年(385年)蠕蠕犯塞,诏任城王澄率众讨之”(《魏书·高祖纪》)

“孝文帝延兴二年,(公元472年)冬十月,蠕蠕犯塞,及于五原,十有一月太上皇帝亲讨之,将度漠袭击,蠕蠕闻军至,大惧,北走数千里。”(《魏书·高祖纪》)

据我们粗略地统计,在北魏迁都平城的一个世纪里,北魏和柔然的大小战争有30多次。规模最大的当数延兴二年(472年)冬十月的这次由太上皇献文帝御驾亲征的战争了。

这次由献文帝亲自挂帅讨伐柔然的战争看似以“蠕蠕闻军至大惧,北走数千里”而结束。事实上,这仅仅是柔然的战略退却,更大的战役由此拉开了序幕。

南朝的刘宋一直关注着北魏和柔然的战事,就在“蠕蠕北走数千里”的五年后,宋顺帝升明二年(478年)顺帝刘准派骁骑将军王洪范出使柔然,双方约定南北夹击,共同伐魏。

王洪范于次年到达漠北游说柔然可汗。双方一拍即合,柔然遂率兵30万骑(一说10万骑)进攻北魏,兵至塞上。柔然大军陈兵塞上,一面不断“犯塞”,一面加紧与南宋的联络。从这时起,直到太和十六年(492年)十多年间,战事不断。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孝文帝专门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策。“进策者百有余人”(《魏书·高祖纪》)足见会议之庄重、热烈。最后决定由左仆射平原王陆叡挂帅出征。陆叡率兵塞上相持到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又派阳平王颐“率十二将七万骑”增援陆叡。

以上这段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从北魏延兴二年到太和十六年的二十余年间,北魏和柔然一直在塞上对峙。双方投入的兵力都相当可观。北魏实行的是府兵制,其特点是兵农合一。平时务农战时从军,所有府兵都登记在册。遇有战事,随时待命,自备武器、马匹奔赴疆场。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北魏柔然对峙图

我们了解了以上的历史背景,回过头来再读《木兰辞》就十分了然了。

从字里行间还木兰本来面目

通过以上对《木兰辞》史诗性质的论述,对《木兰辞》产生的历史背景的梳理,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木兰辞》是发生在北魏平城的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的记叙。谓予不信,我们一起重读《木兰辞》从该辞字里行间寻找木兰的蛛丝马迹。

我们知道拓跋鲜卑是一个能骑善射,英勇尚武的民族。女子也从小习武,不乏豪爽之气。在这个民族建国立都企图问鼎中原,战争频繁的年代,一批又一批的府兵为这个王朝前仆后继立下了不朽功勋。太武帝时代南征西讨,基本上奠定了北魏的版图。只是北方的柔然一直是北魏王朝的边患。这个“边患”在北魏定都平城的近一个世纪里,一直没有停止过。太和年间,由于南朝刘宋和柔然的勾结对北魏王朝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从延兴三年(473年)到太和十六年(492年)的二十余年内,双方对峙塞上,剑拔弩张战事频仍。木兰就是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一位杰出的女英雄。北朝民歌《木兰辞》生动而详实的记叙下了这段故事。且看: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这是《木兰辞》的开篇之句,也是木兰生活时代的真实写照。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北魏平城郭城平面范围推测示意图

北魏迁都平城后,大大加快了汉化的步伐,重视农桑便是重要标志之一。北魏除在泰常年间完成了宫城和周回三十二里的郭城之外,又在鹿苑北面修建了薄城(即今大同市古店镇)。这座薄城是北魏宫女们专门从事种桑麻织布帛的所在。所生产的产品除供宫中消费外,大部分要拿到集市上去卖。

当时平城的南部“悉筑为坊”开辟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市场。繁荣的市场刺激了手工作坊的能动性。当时京畿之内纺织几乎成了每个家庭主妇和女孩子们的功课。她们不但要织出到市场上去交换所需的产品,还要缴纳国家的赋税。据《资治通鉴》载:“魏旧制: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谷二十斛。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太和八年(484年)孝文帝又下诏曰:“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这些都是当时京畿内机杼声不断的原因。木兰便是这千千万万个“织女”中的一员。

这平淡恬静的耕织生活,有一天陡然起了波澜。献文帝(可汗)要亲自率兵讨伐柔然。战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征兵,《木兰辞》中的“可汗大点兵”说的正是这件事。为了尽快动员兵员,朝廷向各地,下发了“军帖”。“军帖”接连下发了“十二卷”,每一卷上都有原本登记在册的木兰父亲的名字。所谓“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木兰看到这十二卷军帖,放下手中的纺车,长叹短息不已。她非常清楚自己的父亲已经年迈,不能上阵杀敌,弟弟年幼,不到从军的年龄。军令如山,这可急坏了木兰。虽然自己从小跟父亲练就了一身武艺,论本事不让须眉,怎奈是女儿身。不能为国分忧,为父解难。就在愁肠百结,叹息不止的时候,猛地一个念头袭上心头。我何不来一个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呢!这个大胆的想法对这个家庭,当时应该是个不二选择,既没违反了“军令”,又报效了国家。于是乎木兰便立刻行动起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打点行装,准备应征。

读者诸君,你读到这几行诗句的时候,千万不要单单地理解为这是文学作品中的一般的排比。同时也是真真切切的写实。

北魏首都平城,到孝文帝太和年间,已经是个上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可以说是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同时代的罗马人口不过30万,只有平城的五分之一(平城人口最多时达150万人)。这个大都市经济繁荣,市场有规划,有秩序。诗中的东西南北市固然是文学语言,同时也是对平城市场的真实描写。即是说,木兰的从军装备都是在平城(今大同市)置办的。

同样,接下来的诗篇也是真实的记述。且看:“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如果从武州川云中城(即今左云旧高山镇)出发,(我们姑且认为是武州川内云中城)一匹快马,一天300华里,正是现在的旧高山镇到内蒙古清水河县老牛湾黄河边的距离。第二天从黄河边起身到达“黑山头”又恰好是快马一天的路程。“黑山头”又名“杀虎山”,蒙古语为阿巴汉喀咧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百里。燕山这里指燕然山,俗名大青山。正是柔然陈兵“塞上”之所在。所以“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都是木兰从军路上的如实描述。据《魏书·世祖纪》载,太武帝始光六年(公元429年)秋七月拓跋焘曾“车驾东辕,至黑山,校数军,实班购,王公将士各有差。”黑山是北魏时期的军事要地。献文帝这次亲征,在黑山集结部队,是有案可稽的。

《木兰辞》的迷人之处,是在“写实”的同时,以“写虚”来烘托气氛。接下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是对这次战役宏观的虚拟描写——全国各地的府兵们,接到“军帖”后,从四面八方向指定的集结地黑山行进。木兰从京畿出发,两天即可到达指定地点。山东、淮北、西北的府兵们可真是“万里赴戎机”了。为了按照其指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将士们马不停蹄“关山度若飞”。这种虚实相间,宏观微观的巧妙结合,便把整个战役的气氛很壮阔地烘托出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则寥寥数语,把这次战役中将士们的艰辛,战场环境的艰苦很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出来。

从献文帝御驾亲征,到孝文帝随后的增兵,前后长达十多年。在这十多年间,大大小小的战争不可胜数,很多将士为国捐躯,木兰是这次战役的幸存者,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壮士”。《木兰辞》中只用了十个字便把这么大的战争场面和战争的惨烈、频仍高度概括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惜墨如金,画龙点睛,真是神来之笔。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在解析这段诗句之前,我们首先对“壮士十年归”作一个解读:北魏延兴二年(公元472年)献文帝决定御驾亲征,并接连向全国发了“十二卷”征兵的“军帖。”木兰正是这一年,替父从军,从平城到达“黑山头”集结的。孝文帝太和二年亦即宋顺帝升明二年(公元478年)柔然和南宋趁献文帝去世不久,结成军事联盟三十万大军陈兵塞上,这段时间内,边境战事不断,“将军百战死”持胶着状态。

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又增兵七万由十二名将军率领,赶赴前线。新兵的到来,替回了长年在一线的老兵。木兰就是在这一次新老交替时由前线返回后方的,冬去秋回,木兰从军长达十几年。《木兰辞》里“同行十二年”极言其从军年代之久。这是文学语言。凝练,概括当然也不失其真。

木兰回到首都平城,孝文帝在明堂接见了她。为她记功(策勋)“十二转”。按照当时北魏的规定,凡立军功者,军功增多一级,官爵也随之升高一级谓之“一转”。按木兰十多年在前线累建的功勋,有十二转,官爵应做到尚书郎。孝文帝征求木兰意见,问她还有什么诉求,木兰说:“木兰从军旨在抗击外患报效国家,我不想领受您封我的“尚书郎”,只希望您能借我一明驼,早日送我回到故乡。”

北魏明堂始建于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是北魏王朝演礼、布道、议政之所在。按照礼制,只有首都才可以建明堂。所以北魏明堂是北朝唯一的明堂。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同的考古工作者,在大同市内发现了北魏明堂遗址,规模宏大。与《水经注》中所描绘的明堂完全一致。木兰于太和十六年(公元392年)从前线回到平城,正是明堂落成的第二年。孝文帝在明堂接见木兰,其规格之高,可见一斑。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北魏明堂遗址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有明确纪年的平城遗址
是北魏帝王举行观象、布政、祭祀等活动的组合体,
是北魏平城的地标性建筑。

感谢《木兰辞》的作者为我们留下了“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这极为珍贵的十个字。这是一千六百多年前发生在首都平城的一次重大事件。它足以雄辩地证明木兰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平城,面对明堂,任何企图“争夺木兰”的说辞都显得苍白无力。孝文帝明堂接见木兰,这才叫大有“名堂”。《木兰辞》有名堂,名堂就在于“明堂”木兰故事的真实性在于“明堂”,唯一性也在于“明堂”。一句“天子坐明堂”足以说明一切。

说到“明驼”,我们这里不妨多说几句。骆驼有沙漠之舟的美称,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明驼是骆驼中的珍品。据说骆驼中若有睡眠时弯曲着腿,腹部不贴地面,腿部弯曲的地方还留有空隙,能透过光线的就叫做“明驼”。这种明驼能日行千里。木兰向孝文帝提出“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达了她急切想回故乡与亲人团聚的愿望。

为了更好地说明骆驼是当时主要的交通工具我们可看一看下面这则史料:公元383年,前秦大将军吕光出征西域,西域各国归顺。吕光班师还朝之时,用两万多头骆驼载西域珍宝及乐舞艺人东归。(见《中国全史·音乐史》第432页)这是何等宏伟壮烈的场景啊!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陶骆驼  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馆藏

接下来的故事就欢快的多了。《木兰辞》的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这个过程描绘的如临其境:父母亲听到女儿木兰要回来的消息“出郭相扶将,”这里“郭”指外域,北魏时期只有武州川内的云中城(即今旧高山镇,遗址尚存)才有郭城,这也是我们认定木兰的故乡即今日之高山镇的重要依据之一。

姐姐听到妹妹木兰要回来的消息,对着镜子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要回来,高兴的磨刀霍霍杀猪宰羊。全家都沉浸在幸福的欢聚中。

回到故乡的木兰,喜悦的心情更是难于言表。开“东阁门”,坐“西阁床”,脱战时袍,着女儿装。她把老屋的里里外外看了个遍,然后在她当年居住的房间内,对着镜子在额头贴上可意的花黄。(注:“花黄”是南北朝时期妇女流行的一种装饰,即用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多种图形贴在额头上,是谓之“贴花黄”。)

木兰这样刻意地打扮,是想给护送她回故乡的战友(伙伴)们一个惊喜。当身着女儿装,贴着花黄的木兰走出门来,看望她的“伙伴”的时候,“伙伴”们一个个惊异的目瞪口呆,他们不由的惊呼:我的天呀,“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行文至此,戛然而止,余味无穷。这正是《木兰辞》的魅力所在。

简短的结论

前面我们论证了《木兰辞》的史诗性质,考证了《木兰辞》产生的时代背景,并且从《木兰辞》的字里行间重新仔细阅读了这篇记事体史诗。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认真梳理,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木兰辞》是北魏晚期鲜卑民歌横吹北歌最优秀的代表作。它是以北魏延兴至太和年间,北魏和柔然之间的战争为背景创作的一首叙事辞,是一首大气磅礴的史诗。该辞的人物原型是生活在当时首都平城京畿内,府兵册里登记在册的一位老兵的女儿。她的名字就叫木兰。木兰所以千百年来成为人们传唱不休的女英雄的光辉形象,就是因为她在延兴年间,朝廷紧急征兵之时,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十几年军旅生涯,木兰立功无数,却不愿做官,最终回到故里与亲人团聚,重新过上温馨的耕织生活。

前人在评价《木兰辞》所描写的故事时是这样说的——“事件也奇,诗也奇。”这个“奇”字的评价真可谓一语中的。木兰确实是一个奇女子,她在国家用人之际,能想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思想奇;从军十几年,大小战争无数,许多将军战死沙场,木兰却因军功卓著,由士兵晋升为将军,是武艺奇;立下赫赫战功,却不愿做皇帝封赐的尚书郎官职,只求回故乡与亲人团聚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品格奇。

木兰的这三奇,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这正是千百年来人们传唱不断且愈演愈烈的原因所在。华夏民族传统美德忠孝节义、勇武仁爱等诸多高尚品德在木兰身上都有集中体现。这些优良品德集于一身,真可为锦上添花,因之后来人们在把木兰的故事搬上戏剧舞台之时在木兰前面加了个“花”字。从此花木兰便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至于我们前面提到的湖北、河南、陕西、安徽等地,纷传花木兰是他们那里的人,我以为此举无可厚非。《木兰辞》从北魏年间唱起,千百年来流传各地,英雄的故事,引起人们共鸣,是情理中的事。因共鸣而找些口实把英雄留住,也是有原由的。这种留住英雄的情怀,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世界,他们崇拜英雄,歌颂英雄,都希望自己的家乡是英雄故里,然而,我们通过前面的论述,应该说比较清晰地澄清了木兰从军故事的来龙去脉,还了木兰的本来面目。

再读史诗《木兰辞》,木兰本是大同人,这就是结论。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

▲迪士尼动画电影中花木兰的经典形象

文|综合自文化产业评论  文史天地
主文|暮雨  要子瑾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从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溃败”,看鲜卑人木兰的北朝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