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晋商万里茶路,
山西晚报采访团在路上……
往期回顾
▼
穿越 闽赣
翻山越岭涉古渡 寻贩茶人印迹
▲江西上饶市铅山县石塘镇浮桥渡口码头。
9月13日上午,重走晋商万里茶道采访团车队驶出武夷山市区,放弃高速公路的快捷改经237国道驱车前往闽赣分界线最北端的出省通道——武夷山分水关。
▲采访团记者用手机记录晋商足迹。
分水关是闽赣两省交界处的著名关隘。在分水关下的大安村,是当年晋商贩茶的必经之地,在历史上还是重要的军事通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当年晋商带领着挑夫手推肩挑着茶包,行走在蜿蜒崎岖的山路间……
▲采访团在河口古镇寻找晋商足迹。
在距大安村不远处路边的一片茶地里,采访团成员看到一座“闽赣古驿道孤魂祠”石碑,居此不远处还有一块“大清光绪六年(1880年)春月立”的“孤魂总祭”碑,左下方落款为“童松祥、童顺祥”。
▲“闽赣古驿道孤魂祠”石碑。
9月13日13时20分,采访团一行来到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石塘镇。
▲从武夷山到江西铅山县有一条闽赣古道,
古道穿越闽赣两省的界山黄岗山。
铅山位于武夷山脉北麓,属武夷山茶产区之一。在石塘镇发现了祁县乔家当年在此租住茶商胡家院子。
▲运茶古道上,工人们曾经休息的驿站。
9月14日上午,铅山县博物馆馆长钟文良陪同采访团成员,来到河口镇铅山明清古街。在此发现一座当年晋商所建的山陕会馆遗址。
▲河口古镇街景。
闽赣交界处
分水关祭拜“孤魂总祭”碑
300多年前,晋商历经磨难打通万里茶道,最初起点是福建省崇安县(现武夷山市)下梅村。
随着茶市交易量的不断扩大,与下梅村相距不远的星村、赤石也先后形成茶市,尤以星村茶市为盛,贸易量较大。赤石则成为重要的茶叶加工、销售、运输码头。
武夷山生产加工的茶叶,分为向南的海路由此装船,沿崇阳溪,入闽江,运往厦门、福州港口,销往欧洲、东南亚等地。
清初期,由于政府依旧采取明代的禁海政策,对茶叶的管理相当严格,这条海上运销茶叶的南下之路,几乎完全被封堵,令当地茶农苦不堪言。
在此情形之下,由武夷山北上运输茶货的晋商商帮沿闽赣交界的古驿道向西北前行,完全靠脚夫车推肩挑,翻过两省交界的武夷山脉分水关后,进入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境内,然后用水路北上。
从此,这条贩运茶叶的陆路通道,成为国内唯一通往国外的茶商大通道。
古驿道上的“苏州馆”
9月13日8时30分,重走晋商万里茶道采访团车队使出武夷山市区,按照既定行程,准备前往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
为更接近当年晋商来武夷山办茶的艰辛历程和感受,采访团成员舍弃高速公路的快捷线路,改由武夷山市区经237国道驱车前往闽赣分界线最北端的出省通道——武夷山分水关。
眼前,崇山峻岭、山峦叠嶂。二三十公里的蜿蜒崎岖的山路,行驶1个小时后,看到在公路旁竖立巨石:“野茶村分水关”六个大字。
分水关,是闽赣两省交界处的著名关隘。山上有一条溪流,分别向南北流至闽赣两省,并由此得名。
据同行的山西学者张维东介绍,在此附近有一个名为“大安”的村庄,是当年晋商贩茶由武夷山出发后的必经之地。
车辆驶入大安村,在门框上钉有“大安村中蓬13”门牌的一幢二层楼房前,张维东找到了多年前曾经见过的村民姜群英。
为考证晋商南下办茶的历史,张维东曾多次实地前来武夷山考察。姜群英就是他曾在大安村时找的向导。
张维东说,大安村是武夷山市最北端的村庄,为洋庄乡所辖,地处海拔2158米有“华东屋脊”之称的黄岗山下,四周万峰千仞,地势险要,而分水关则是雄踞武夷山“九大”雄关之首,历史上不仅是重要的军事通道,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晋商当年贩茶时必经的驿站和商道。
大安村辖区面积174平方公里,由中蓬等自然村组成。如今,63岁的姜群英与为数不多的村民就住在中蓬自然村路边自己所盖的房子里,而子女们都到武夷山市区打工了。
姜群英家门口,有条并不宽敞的乡村公路,因年久失修,路面已然坑坑洼洼,沿途不时有破败的房屋映入眼帘,而在道路的另一侧,透过片片竹林放眼望去,崇山峻岭中,山溪飞泉,湍流不息。
“那就是当年晋商贩茶常走的山路。”站在溪水边的姜群英,指着弯弯曲曲、用青石或鹅卵石铺就的山路,她感慨道:“当年,真不知道那些贩茶的晋商,吃了多少苦!”
“康熙十九年(1680年)间,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康熙十九年,山西茶帮经江西铅山,过分水关,来到下梅和赤石,设栈收购,建厂制茶。”“清初茶叶均系西客经营,由江西转河南运销关外,西客者,山西商人也。每家资本二三十万至百万,货物往返络绎不绝,首春客至,由行东河口欢迎。到地将款及所购茶单,点交行东,茶事毕,始结算别去。”
从上述官方和民间流传下来的文字不难看出,当年下梅茶市相当繁荣。
这些当年晋商从武夷山下梅等地将茶叶装船运到崇安县城后,就靠脚夫肩挑人推,过洋庄、小桨、大安、黄莲坑,经分水关的山间道路,进入武夷山脉北端的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
手推着独轮车、肩挑捆扎包装好的大包大包的茶叶,成群结队,摩肩接踵,长长的队伍,在蜿蜒崎岖的山路间缓缓前行……
站在溪水相伴的弯曲山路间,人们在努力想象着,数百年来在大安漫漫山路中每天延绵不断的热闹繁华景象……
“由于所处位置关键,大安村就成为晋商茶队吃饭歇脚之处,沿途形成许多客栈。”张维东说,这些客栈并非什么“高档场所”,却被称为“苏州馆”。
▲武夷山分水关,此处为闽赣交界。
这间仅靠一些承重木柱支撑起来的“房屋”
可能是当年“苏州馆”遗存下来的客房。
在姜群英房屋的旁边,有一处仅靠些许承重木柱支撑起来的“房屋”,看似摇摇欲坠。张维东推测,这处房屋可能是当年“苏州馆”遗存下来的客房。由于这些客栈均为木质结构,而当地气候多处湿润,保存下来并不容易。
从武夷山下梅经水路运来的茶叶,然后由脚夫手推肩挑到分水关,需要一天的行程。姜群英说:“在‘苏州馆’住一天后,脚夫们继续负重前行一天,才能翻越分水关,沿武夷山脉进入江西铅山县境内。”
为何一个仅供来往茶商、脚夫茶队歇脚之处起名“苏州馆”?张维东推测:有种说法,这处客栈由当地一位苏州官员所开,于是人们俗称“苏州馆”。另一种说法是,由于贩茶路途遥远,艰辛程度难以想象,出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好愿望,于是起了这个名字,表达了日常艰辛劳作的挑夫向往苏杭般美好生活的愿望……
血泪“孤魂总祭”碑
离开大安村上车后,同行的采访团成员才发现,腿上、胳膊、脸部……到处是被蚊虫叮咬出的鼓鼓的红包。
在张维东的带领下,在距大安村不远处路边的一片茶地里,采访团成员看到一座低矮的庙宇前立有“武夷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闽赣古驿道孤魂祠”石碑,为武夷山市政府2015年所立。
居此十几米靠近公路的一处平坦的小空地上,一座用当地砂石岩所刻石碑孤独地立在空地处。
▲孤山顶上的平地旁,
“孤魂总祭”碑见证了茶道开拓者们不畏艰难的历史。
眼前的这通石碑,约1米高、宽约0.5米,厚度在0.1米。虽说石碑雕刻工艺并不精致,碑上字迹多已斑驳难辨,碑文却令每个站在碑前的人在震撼中感慨不已!
石碑两侧立柱刻有楹联,但仅能认出“春”“依”等字迹,中间竖刻“孤魂总祭”,右上方刻有“大清光绪六年(1880年)春月立”等字样,并记述了为建孤魂祠和所立石碑行善积德、捐赠银两等内容,石碑左下方落款为“童松祥、童顺祥”。
看落款姓名,推测为童家兄弟二人。但童家兄弟是当年从事运茶的挑夫?还是兄弟二人家住附近目睹商客茶队有人体力不支客死他乡后,为让孤独的灵魂能够安息而做的善事?
作为交通要道、军事要塞,同时也是驿道和商道,分水关的弯曲山路,南来北往的人流茶货都要从此经过。但贩茶的“西客”应当是为数居多。
环顾四周,“孤魂总祭”碑附近山高路窄,崎岖陡峭。路边茂密丛生的野草带有毒性,许多人沾上就会浮肿。杂乱的草丛中,由于毒蛇出没侵扰,屡屡伤人,重则要命。
张维东说,多少年来,无论是因自然,还是战争的困素,许多晋商行走分水关,运输茶货由此经过。由于常年身在异乡,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水土不服,到此精疲力竭,染上疾病,丧命者抛尸于荒郊野外,而无人收殓。从民间的角度讲,这些人就成“孤魂野鬼”。
据与晋商相关的史料记载,晋商榆次常家九世至十三世共396名男子,有39人没能归葬故里,其中有的明确记载“卒与外”或“外出失记”。
“童姓两兄弟在分水关上建孤魂祠,竖‘孤魂总祭’碑,使得客死他乡的孤独亡灵得以安慰。”张维东认为,“孤魂总祭”碑是晋商万里茶道上第一处血泪碑,见证了茶道开拓者不畏艰难险阻、顽强拼搏的历史。由此也可以看出,晋商为开辟万里茶道付出的代价和教训是惨痛的!
横跨两省的武夷山
翻越分水关,就过了闽赣交界处,来到江西省境内,进入的第一个镇,就是上饶市铅山县武夷山镇。路边的一家专销“野生茶”的店面吸引了来往的客人。
这家茶店位于武夷山镇乌石村的勒马自然村。
从前,从武夷山市大安村“苏州馆”北上的脚夫,靠人推肩挑着茶货,行走弯曲陡峭山路,需要走一天的时间才能到勒马石。如今,这段四五公里的陡峭山路,驱车只需要十几分钟。
虽说从行政区划来看,古称崇安的武夷山市,与铅山分别隶属闽赣两省,但从地理位置来说,却同属武夷山脉,两地所产茶叶均属上乘。在占书林看来:“尽管从地理位置上看,与武夷山市相距很近,但福建人更善于推广自己的茶叶。”
“我其实姓‘詹’,詹天佑的‘詹’。”看到山西晚报记者对“占”姓的疑惑,“野生茶店”的老板占书林笑呵呵地解释说:“身份证上写成‘占’了,以后儿子女儿也都姓‘占’了!”
占书林认为,真正的好茶,味道并不浓烈。他经营的野生茶,经过冲泡,茶汤为琥珀色,端杯放在鼻下,有股淡淡的清香。由于野生茶树较少,他一年也采不下200斤。
“在明清时期,海路完全阻断后,福建通往江西的‘分水关’,是8个关隘中最大的。勒马石村人就有许多人当了挑夫,以谋生计。”占书林的爷爷当年就是晋商的挑夫,常年来往于闽赣交界处。
“当挑夫也挣不下个钱,有时候就是一天能有三顿饱饭吃。”占书林说:“从‘苏州馆’越过分水关,到勒马石歇脚后,挑夫们就将茶货运往石塘镇,在那里的码头将茶货装上小船,经永平桥,就到了河口镇。然后装上大船,由信江前往鄱阳湖北上。”
江西铅山
石塘、河口一水相连两古渡
从武夷山下梅、赤石和星村北上的茶货,在境内通过水路短途运输后,将茶船靠岸卸货,然后脚夫车推肩挑,靠脚力前行40余公里崎岖山路,约用3天时间越过闽赣交界处的武夷山分水关,随后进入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境内的石塘镇。
由于当时的石塘镇浮桥渡口码头铅山河水流量仅能承载小船行驶。脚夫们将运抵石塘镇的茶货装上小船后,经永平桥至河口镇。
河口镇有“万里茶道第一镇”之称,铅山河在此并入信江后,河道面变宽,由此将茶货倒装大船后,载茶货的船队沿信江继续前行,入鄱阳湖北上至九江。
石塘古渡话今昔
9月13日13时20分,采访团一行来到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石塘镇。
“我叫卢志坚,是石塘镇的编外解说员。”车队行驶在石塘镇的街道,隔着车窗,山西晚报记者就看到一位略微驼背的老人。见到来人,老人一番自我介绍引起众人的兴趣。“我与共和国同龄,会做木工。年轻时,就跟着爷爷、父亲做过装茶叶的箱子。”
然而,就是这位喜欢木工活计的老人,不仅爱舞文弄墨,还经常点评文字。并出于对当地文化的热衷和厚爱,还对与晋商有关的茶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石塘镇是江南古镇,很有名气的,国画大师饶草荣,《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词作者姚筱舟是石塘镇人。演员陈红、歌手杨钰莹是铅山人。”卢志坚祖籍并非石塘,其祖上来自江西药都樟树。快人快语的卢志坚说,自己爱写文章,大多在报纸上发表。只要知道有客人来石塘参观游览,他总是义务当起导游,把石塘古镇的历史向客人们解说得明明白白,成为镇上不拿工资的义务“文保队员”。
铅山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人口48万。
从分水关翻越武夷山,进铅山县境内,第一个大镇就是石塘镇。发源于武夷山脉的铅山河流经此处,并设有码头。
“晋商通过人推肩挑将茶货由福建经陆路进入铅山后,就改为水路将茶货继续北运。”在绵绵细雨中,采访团成员驻足石塘镇浮桥古渡口码头,认真聆听着卢志坚的讲解。
为何要将原来的陆路改成水路运输?
卢志坚说,当晋商从下梅村水路运出的茶货,到崇安县城(现武夷山市)后,就上岸改走陆路。“因为由此通往江西的水路受水量所限,无法行舟,只能靠手推肩挑运输。”翻越分水关进入江西铅山后,从武夷山上的桐木关、分水关、温林关、观音关四个关口流出的溪泉水,汇聚到石塘镇形成铅山河。随着水路的形成,船工们在此将茶货装上小船北上,但仅能够满足1.5吨的木船通行。
“铅山县原来的县城是在永平镇,1949年7月,又将县城移至河口镇。”卢志坚说,当年晋商从武夷山采购茶叶从崇安县北上,行程约40多公里,就到了分水关。越分水关进入江西后,经石塘镇行驶约50公里水路,就到了永平镇。再顺流而下,铅山河水在河口镇汇入信江,河道随之变宽,为大木船的行驶,提供了便利。
铅山位于武夷山脉北麓,属武夷山茶产区之一。据明《铅书》记载:“铅邑凡石山带土者,两峡岸者,阳岸者,阴峡者皆种以木(茶树)。”在宋代时,这里的“白水团茶”“小龙凤团茶”就已是贡茶。河口镇的“小种河红茶”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红茶之一,也是最早出口西方的中国茶品之一,被西方人誉为“茶中皇后”。河口也因此成为茶叶等商品贸易的主要市场。
在卢志坚的带领下,穿越了一条明清古商业街,采访团成员来到石塘镇浮桥古渡口码头。
时过境迁,当年繁华的古渡口码头,除了清澈见底的河面,如没有卢志坚绘声绘色的介绍,很难让人感觉,这里曾经是热闹繁华的贩茶运茶的码头。
当年,晋商贩运的茶货在此装小船后,经永平镇至河口镇,改装大船后顺信江西行,经广信府戈阳、贵溪、鹰潭、饶州府安仁(余江)余干,入鄱阳湖。向西北,经南康府都昌、星子,达九江府湖口县湖口镇入长江。再溯长江西行,经九江府德代(九江)、瑞昌,进入湖北黄州府境内。
晋商乔家留足迹
“松泰行”“恒泰纸号”;一座座店门板宽大、山墙高耸呈南方徽派建筑风格的“天井式”店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地分列街道两侧……石塘明清古商业街风韵十足,完整地保留至今。
在一处三层新楼前,卢志坚说,这里原来是一所晋商会馆,也就是关帝庙。由于年久失修,房屋的主人近些年将会馆重新翻修,导致建筑古韵完全丧失。“不过,关帝庙的里面的后半部分还保留了一些原有建筑风格。”遗憾的是,由于房屋的主人不在,采访团成员未能目睹这座山西晋商会馆残留部分的模样。
“不要遗憾,我领大家去看一座与晋商有关的民居大院。”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卢志坚七拐八绕,从一所门楣上书“大夫第”字样院子的院门正对的一条巷子,穿过两道门洞,是一条名为“石矿街”的巷子。
在巷子里一所院子门前,卢志坚掏出随身携带的钥匙,打开院门上的铁锁,顺手推开房门。
“这所院子是石塘镇胡家所有。当年,晋商祁县乔家的东家掌柜就住在这所院子。”卢志坚说,当年,祁县乔家与石塘镇的茶商胡家,联手合作做茶叶生意。“为了生意方便,乔家的东家,就住在胡家这所院子。”
▲在铅山县石塘镇,当年乔家贩茶人住过的院子。
据观察,这所“天井式”的院落,由于年久失修,院落的天井部分已经出现坍塌,几根木质房梁歪斜偏向一边;而院中,从中堂处通往院门之间,还出现一条深深的沟壕。
卢志坚说,这条沟壕是院子的后人,不知听谁说过,院子里可能埋有银元,于是在院子中一通挖掘……眼前看到的一幕,再联想到山西会馆的遭遇,不禁让现场的每个人心生莫名的伤感!
河口岸边话当年
石塘镇与永平镇相距50公里。在永平镇北门外的铅山河上,横跨着一座八墩九孔的石拱桥,是永平桥,也叫“大义桥”。
这座全长200米宽6米的石拱桥,始建于唐代,是万里茶路上的第二座石拱大桥。
▲永平桥
“铅山为八闽门户,车马之音,昼夜不息。”从清同治《广信府志》这段文字记载,可以窥探出这条贩茶商道的繁忙景象。
永平镇通往河口镇的水路里程有20公里,船运的茶货可当日直接到达河口。
而福建下梅村到江西河口镇有130公里,陆路行程较少于水路行程,抛开天气因素影响,如果昼夜兼程,2天内即可由下梅抵达河口镇。
但事实上,由于风水关等地道路崎岖难行,即便“昼夜兼程”想2天完成130公里的路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石塘镇时,卢志坚一再对镇上原有的连四纸造纸生产行业的消失而感慨。
原来,作为商业重镇,石塘镇造纸业是比较发达,众多的作坊生产出的连四纸,洁白莹辉,细嫩绵密,不仅是品质上乘的文化纸,也是茶叶必不可少的包装纸,厚薄均匀,防虫耐热,防潮吸水,没有异味,深受茶商欢迎,销路甚广。
令人欣慰的是,以毛竹为纸浆生产的连四纸,在如今的河口镇得到了保留和传承。
连四纸属高档文化用纸,始创中唐,宋元时已颇具名声,因质地洁白绵密,防虫耐热,永不变色,又称“千年寿纸”,作为现存中国古法手工造纸的活化石,其制作技艺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清时期,以连四纸为代表的手工业成就了铅山经济的繁荣,使铅山成为江南五大手工业基地之一。我国鸿篇巨著如《四库全书》《十七史》均采用连四纸印刷。
为保护传承连四纸制作技艺,铅山县政府授权江西含珠实业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实施。2011年11月,江西省含珠实业有限公司(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公司现已完全恢复了其古法72道工艺,制作的纸品质量得到杭州西冷印社认可,并被列为杭州西冷印社连四纸定点生产基地。
除此之外,连四纸还是包茶的常用品。
9月13日傍晚,采访团成员见到了铅山县茶叶协会会长张明正。据他介绍,2010年6月,江西省政府公布铅山河红茶制作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茶鼻祖——上品河红茶“正山小种”是英国王室传统茶饮,也是最早出口西方的中国茶,原产地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天柱山佛寨村。明清时期,铅山河红茶制作师傅遍布全国红茶产区。
明清两代,河红茶制作师傅成立了河口帮茶师会,因技艺高超,足迹遍布全国的红茶产区,有谚云:“河红茶叶通四海,河帮茶师遍天下。”
9月14日上午,冒着连绵细雨,铅山县博物馆馆长钟文良陪同采访团成员,来到河口镇铅山明清古街。
票号、钱庄、纸行、药店、茶庄,明清商业街青石板路上清晰的独轮车车辙印……“河口镇的商业业态非常丰富,并且与晋商渊源很深。”钟文良说:“因为晋商贩茶商道畅通,当年铅山的很多挑夫加入了晋商运茶大军,俗称‘挑崇安担’的。”
河口镇地处信江中上游,由于铅山河在此与信江汇合,使得这段河流水深、河宽、水流平缓,适合航运。这也就是从石塘镇用小船运来的茶货,到此又改装大船运输继续北上的原因。
河口镇曾经有4个码头,可大量停靠十吨左右的船只,装卸出入十分繁忙,茶货在此改装大船,顺信江向西而去。
河口古镇有九弄十三街,分为一堡、二堡、三堡,长约2.5公里,街面店铺林立,不少临河而建,便于装船发运。
“河口镇是一个以河兴商的古镇。”在钟文良的带领下,在官埠头的南面正对的一条巷子里,采访团成员找到了一座“山陕会馆”。
清道光年间,河口镇有茶行48家,以“西客”居多。外地客商兴建的会馆达19家,其中就包括山陕会馆。
这座位于油篓弄与关帝庙弄交叉处的山陕会馆,建筑规模形制大致保存完整,不过,如不是看到悬挂在门洞上方的那块“山陕会馆”字迹模糊的门楣匾额,眼前的情形很难让人与山西会馆联想在一起。
而另外一座当年由晋商开办的票号旧址似乎没有这么幸运,却在一场火灾中化为灰烬。
在路上 有更多精彩…
▲江西上饶铅山县石塘镇浮桥渡口古码头 牛力 绘制
文|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吉毅
图|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立明 寇宁
水墨绘制|牛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