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博物馆游览攻略,享受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一、晋祠博物馆:历史与文化的瑰宝

晋祠博物馆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历史与文化的光辉。它承载着至少 1500 年的历史沧桑,是集古建筑、园林、雕塑等为一体的历史文化遗产群落。

晋祠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周初年,周成王姬诵封胞弟姬虞于唐,后叔虞宗族一支迁至晋阳,在悬瓮山下晋水源头建祠造像,即唐叔虞祠。此后,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不断修葺与扩建,晋祠的面貌不断改观。

在东魏北齐时,晋阳被定为别都,晋祠也迎来了大规模的建设。高欢、高洋父子在兴建晋阳宫和佛教寺院的同时,于晋祠 “大起楼观,穿筑池塘”,修建了读书台、望川亭等众多建筑。隋唐时期,晋祠更是声名昌隆。隋炀帝杨广在晋祠增建舍利生生塔,唐太宗李世民重游晋祠后亲撰《晋祠之铭并序》,追往抒怀,以报神恩。

晋祠博物馆内的建筑布局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中部建筑结构宏伟,以艺术价值高贵而著称;北部建筑依山势而建,错综排列,以崇楼高阁而取胜;南部建筑既有楼塔耸峙,又有泉水环流,以风景诱人而驰名。这些建筑虽不是同一时期所建,却仿佛都服从于一个精巧的总体设计,布局紧凑,错落有致。其中,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圣母殿、举世罕见的十字形古桥鱼沼飞梁和金代建筑献殿,被文化部鉴定为三大国宝建筑,成为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瑰宝。

二、游览攻略全知晓

(一)门票与开放时间

晋祠博物馆门票价格全价票 80 元 / 人,半价 40 元 / 人。优惠政策丰富多样,6 周岁以下(含 6 周岁)、60 周岁以上(含 60 周岁)的可携带身份证原件免费入园;对 6 周岁(不含 6 周岁)~18 周岁(含 18 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本人学生证原件实行半价优惠等。开放时间分旺季和淡季,旺季(4 月 - 10 月)08:30 - 18:00,淡季(11 月 - 3 月)09:00 - 17:00。

(二)交通与停车

交通十分便利。乘飞机抵达太原武宿机场,经高速公路 30 分钟可达晋祠;经龙城大街至滨河西路 30 分钟可直达晋祠。乘车至太原火车站,换乘 308、804、856 路公交专线可直达晋祠;乘动车或高铁至太原南站,搭乘出租车经南中环街至滨河西路 30 分钟可直达晋祠。晋祠景区有南、北两个停车场,停车位一千个左右,数量充足。小车收费 10 元,不限时。

(三)参观准备与设施

参观前可以准备一些轻便的食物和饮品,以便在游览过程中补充能量。景区内设有一些小卖部,可以购买简单的食品和饮料。目前景区内暂未发现明确的行李寄存处。美食方面,周边可能有一些当地特色小吃可供游客品尝。

(四)游览路线推荐

从晋祠公园入口进入,步行约 10 分钟,穿过公园便可到达晋祠博物馆的主体区域。推荐游览路线为:水镜台 - 会仙桥 - 金人台 - 对越坊 - 献殿 - 鱼沼飞梁 - 圣母殿 - 周柏 - 唐叔虞祠 - 晋祠之铭并序碑 - 难老泉 - 水母楼 - 晋溪书院等。整个游览过程大约需要 3 小时左右,沿途可以欣赏到晋祠的 “三绝”“三宝”“三匾” 等亮点特色。例如,圣母殿内的宋代彩塑栩栩如生,殿前的木雕盘龙气势非凡;鱼沼飞梁作为我国最早的十字形古桥,独具特色;难老泉终年涌水,水温常年保持在 17 - 18 度,是晋水的主要源头。

三、特色建筑展风华

(一)三大国宝建筑

1. 圣母殿:介绍其为北宋建筑,是晋祠现存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建筑,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极高。

圣母殿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 年 —1032 年),重建于 1102 年(宋崇宁元年),为全寺主殿。大殿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飞梁,左有善利泉,右有难老泉,在全祠处于独冠中居的地位。殿高十九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近似方形。殿身四周围廊,前廊显得十分宽敞,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 “副阶周匝” 的最早实例。殿周柱子略向内倾,角柱显著升起,形成飞檐;殿顶黄绿琉璃相加,远看飞阁流丹,气势雄伟。殿前檐柱上雕盘龙雕于 1087 年(宋元祐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八条盘龙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圣母殿的梁架采用 “乳栿对六椽栿用三柱” 形式,是中国现存古代建筑中惟一符合《营造法式》殿堂式构架形式的孤例。殿内无一根明柱,采用减柱营造法,为殿内设置神龛和塑像创造了足够的空间。圣母殿整体庄严古朴,气势宏伟,蔚为壮观,从形制、规格和构造方法,都是我国宋代建筑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 鱼沼飞梁:阐述其独特的十字形桥梁构造,是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孤例。

鱼沼飞梁西依圣母殿,东邻献殿,是介于两座殿宇之间的桥梁,位于鱼沼之上。古人以圆形为池,方形为沼,且水中多鱼,故名鱼沼。沼上十字形桥梁为 “飞梁”。此桥东西长 19.6 米,宽 5 米;南北长 18.55 米,宽 4.91 米。高出地面 1.3 米,两侧做成坡桥下斜,与地面相接,形如鸟之两翼。鱼沼中的小八角形石柱和柱础保留了北朝风格,现存桥梁为宋代遗物。沼中立有 34 根小八角形石柱,柱径 40 厘米,柱高因位置不同分别为 276.5 厘米、250 厘米、189 厘米。柱底为覆盆莲瓣式柱础,础高 24 厘米。柱的上端有卷刹如殿宇之柱,上有普柏枋相互交结,中心石柱上置大斗和十字形华拱承托梁架,四面桥和沼岸相连。桥上置汉白玉栏杆、望柱。古往今来,世上的桥梁多为 “一” 字形,唯有此桥连通沼岸,四面结成 “十” 字形,可谓独具匠心。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评价道:“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 鱼沼飞梁是研究我国古代十字形桥梁建筑的孤例,也是我国桥梁建筑艺术史上利用特定环境成功营造的一则杰作和典范。

3. 献殿:说明其为金代建筑,是我国唯一的殿和亭结合的建筑,结构简单却独具匠心。

献殿位于对越坊之西,是给圣母邑姜供奉祭品的享堂,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重修,1955 年依原样翻修,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献殿高 9.75 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后当心间敞门,四周宽厚的槛墙上安直棂栅栏,单檐歇山顶,出檐深远。殿顶布青瓦,黄绿色琉璃剪边。雕花琉璃脊饰为明代修葺时添置,脊刹盒子内仍可见明万历年间重修题记。献殿的梁架设置,既省料,又坚固,只在四椽栿上放一层平梁,上立驼峰、蜀柱,平梁两端用驼峰架在四椽栿上。整个大殿疏朗利落,落落大方,颇有气派,看上去既是一座庄重气势的大殿,又似一座轻巧灵动的凉亭。它是我国最早也是唯一的一座殿和亭结合的献殿。古人在建造大殿时,材料只有木头,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完全是木头和木头卯榫而成,结构严谨密实,饱经风霜而不腐,是古代建筑中的瑰宝。

(二)对称之美

晋祠博物馆内建筑处处体现着对称之美。从大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水镜台,融殿、台、楼、阁为一体,造型雄奇,雕刻彩绘对称平衡,周边建筑的门窗几何图案装饰规律性强,富于节奏韵律,将建筑之美与空间艺术完美融合。中轴游览线上的对越坊,四柱三楼,单檐歇山顶,两侧分峙钟鼓楼,如坊之双翼,使对越坊更显稳重雄伟,无处不见左右相称的沉稳感。圣母殿作为主殿,位于中轴线末端,大殿共采用 26 根柱子,在数字上平均对称;圣母邑姜端坐中央,42 尊宫女官宦分居两侧,大殿前檐有两座将军站塑,以圣母邑姜为轴,互为对称,安然有序。鱼沼飞梁桥的东月台上蹲铁狮一对,铸造精美,左右对称,庄重威严,彰显了晋祠非比寻常的地位。在中式对称之美里,晋祠博物馆的实体与空间在古朴典雅的意境中,体现出不温不燥的气息,完美契合了中国人骨子里对内敛、朴素的追求,展现出中国建筑独有的生活美学。

四、历史文化价值高

(一)古建筑的意义

晋祠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其地位举足轻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唐宋园林,更是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祠内宋、元、金、明、清历代各式建筑有 100 多座,这些建筑不仅展现了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技艺,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晋祠的建筑布局独特,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中部建筑结构宏伟,北部建筑依山势而建,南部建筑风景诱人,整体布局紧凑,错落有致。其中,圣母殿、鱼沼飞梁和献殿这三大国宝建筑,更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瑰宝。它们对于研究我国古建园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为后人了解古代建筑艺术和建筑发展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二)文化内涵丰富

晋祠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誓师起兵,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印记。他亲撰的《晋祠之铭并序》,不仅是书法极品,更是治国总结,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此外,众多文人墨客如白居易、李白、司马光、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曾在此驻足,留下千古名句。这些诗词歌赋为晋祠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晋祠内的彩塑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圣母殿内的 43 尊宋代彩塑,比例准确,姿态自然,是根据宋代宫廷 “六尚制” 塑造的,对于研究北宋宫廷六尚制和宋代宫廷生活、衣冠服饰以及宋代彩塑艺术都具有重要意义。晋祠的古树名泉同样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周柏距今已有 2800—3000 年的树龄,见证了历史的变迁;难老泉终年恒温 17 摄氏度,清澈见底,生生不息,不仅为晋祠增添了江南水乡的韵味,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古树名泉与古建筑、彩塑等共同构成了晋祠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

五、著名景点打卡处

(一)必打卡景点

1. 圣母殿:圣母殿作为晋祠最大最古老的建筑,建于宋代,其艺术价值极高。殿中央的 “邑姜” 像端庄威严,左右两庑的 40 多位宋代侍女像更是栩栩如生,极具艺术魅力。这些侍女像从神态到服饰,无不展现出宋代雕塑艺术的精湛水平,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

2. 献殿:献殿位于晋祠博物馆对越坊之西,是给圣母邑姜供奉祭品的享堂。它始建于金代,整个殿内的梁柱上没有用一颗铁钉,完全由木头卯榫而成。这种独特的建筑结构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使得献殿历经岁月洗礼仍能保持原貌。梁身简单轻巧,与周围的建筑相得益彰。

3. 鱼沼飞梁:鱼沼飞梁为宋代遗构,呈十字桥形,造型独特。它位于圣母殿与献殿之间,如大鹏展翅,形状典雅大方。沼中立有 34 根小八角形石柱,柱础保留了北朝风格,现存桥梁为宋代遗物。这座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见证了古代桥梁建筑的高超水平,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4. 难老泉:难老泉俗称 “南海眼”,是晋水的主要源头。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学者傅山写的 “难老泉” 三个字。难老泉终年涌水,曾经断流,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如今复流。它不仅为晋祠增添了灵动之美,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5. 周柏:晋祠中最古老的树是苗裔堂前的这株周柏,树干皲裂,如沧桑的老人,侧卧在台阶一侧。周柏见证了晋祠的历史变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它与圣母殿、献殿、鱼沼飞梁、难老泉一起,构成了晋祠独特的景观。

(二)其他景点亮点

晋祠还有许多其他景点也值得一游。金人台共有四尊铁人,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 “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 年),保存完整。水镜台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融殿、台、楼、阁为一体,建筑风格独特。后台与前台通过 “地袱” 相连,“地袱” 上有 10 个圆洞,是扩音的装置。对越坊建于明代万历四年(1576 年),造型别致,牌坊上的 “对越” 二字,取自《诗经・周颂・清庙》中的 “对越在天”,意为报答、颂扬。

此外,晋祠还有唐太宗的《晋祠铭》,被推为天下第二行书。这一书法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见证了唐太宗与晋祠的历史渊源。这些景点规格之高,工艺之精,让人叹为观止。它们与必打卡的五个景点一起,共同构成了晋祠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