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观众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大家用声音的方式相聚在这里。我们将继续在线上参观大同市博物馆,今天要浏览的是二层北魏展厅“魏都平城”,这个展厅以北魏王朝迁都的三个时代:盛乐、平城、洛阳,为若干单元,展示了拓跋鲜卑及整个北魏时期的社会风貌。平城时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民族融合,且对隋唐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北魏,是由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王朝,由平城走向全盛。平城作为北魏的都城近百年,不仅地上古迹众多,而且地下文物相当丰富。至今发现的北魏帝后陵园、王公贵族墓葬,墓制规模宏大,出土器物种类丰富,形制精巧独特,民族意韵浓厚,充分显示出北魏平城时期各民族大融合、社会繁荣的景况。
东汉初年拓跋鲜卑逐渐南迁,辗转游牧到匈奴故地,今河套、阴山一带。公元310年西晋册封拓跋部首领猗卢为代公。公元313年晋封为代王,以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为北都,修平城(今大同)为南都,建立了拓跋氏早期的民族政权,后为前秦所灭。
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盛乐重建代国称王,同年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公元398年定都平城,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公元534年分裂成东魏、西魏,标志着北魏王朝的灭亡。建立北魏王朝的鲜卑族拓跋部祖居于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北段)的嘎仙洞一带,在展厅内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纱幕投影就是嘎仙洞。
这个天然的大型山洞位于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北约10公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甘河北岸噶珊山半山腰花岗岩峭壁上。洞口西南向,略呈三角形,离地面25米。洞内南北长90余米,东西宽约28米,穹顶最高处20余米,略分为前、中、后三室,面积约2000平方米。洞内幽暗深邃,石壁平整,可容纳数千人。
1980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洞内发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公元443年(太平真君四年)派遣中书侍郎李敞祭祖时所刊刻的祝文。祝文刻在距洞口很近的西侧石壁上,共19行201字。字体古拙,介于隶楷之间。这一重大发现,证明了嘎仙洞就是《魏书》中提到的拓跋鲜卑的祖庙石室,在国内外史学界引起了重要反响。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拓跋鲜卑一路从大山走来,历经万险,定都平城(今大同)97年,历经六帝七世,并由此翻开了大同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北魏定都平城后,拓跋珪和他的继任者东征西伐,太武帝拓跋焘于439年统一北中国,把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平城,使平城逐渐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及商贸中心与国际大都会,人口上百万,集了汉、高丽、高车、匈奴、柔然、东部鲜卑等多个民族。胡风汉韵,兼容并蓄,各民族文化交互影响,呈现出民族融合的新局面。
我们来看北魏平城建筑模型:模型展现的是平城最盛时的宫城建设规模。北魏平城是在秦汉平城县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总体分为宫城、外城、郭城。城市布局以宫城为中心,向外扩展。宫城位于平城北部,建有天文、太极、太和等宫殿。西置郊天坛、西苑。北建北苑。南筑圆丘、明堂等。平城规划完整,布局严谨,城内宫殿繁侈、建筑恢宏;外城坊间开巷,巷通街衢,佛寺妙塔,对峙相望,呈现一片繁华盛世的景象。
在大同操场城北魏1号建筑遗址出土了板瓦、筒瓦,它们质地细密,体量较同期同类器物更为巨大,最大者长84厘米。这是目前大同地区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板瓦、筒瓦,充分体现了当年北魏建筑的皇家气派。
今天,我们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期待下次与您的相遇。
联系我们
电话:0352-2303518
微信:datongmuseum
地址:大同市平城区太和路
官网:www.datongmuse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