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质趣谈
山西地质博物馆与太原广播电视报联合开办科普专栏———《山西地质趣谈》,从地质科普角度,用讲故事的方式,解读发生在古老三晋大地上的趣闻轶事、风土人情和美丽传说,普及地质专业知识,让读者更加了解、热爱我们的家乡。
太行山:横亘晋冀、晋豫间
天然“城墙”断通途
山西东部有太行山为阻,南面有中条山相隔,西面是汹涌的黄河,北面为长城所困(长城以外曾是农奴制的胡、鲜卑、辽、金等少数民族)。因此,长期以来山西一直处于半闭塞状态,进出省界困难重重。古代南北700公里的太行山只有区区八条通道,即“太行八陉”限制人们的进出。相对省内交通则比较方便,纵贯南北五大盆地都有大道沟通,即使长治盆地、静乐—岚县盆地通行条件也远比太行、中条强。
正因交通阻塞,所以太行山南段王屋山才产生“愚公移山”的故事,他要用锄头挖走两座大山。
太行山是在2500万年前断隆上升的,它在晋冀、晋豫之间树起了一道巨大的断崖,山东、山西两地地势高差可达3000千米以上,像天然城墙屹立省界之侧。经过2000多万年流水侵蚀,东、南方向河北、河南的水系纷纷切穿分水岭,形成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水一系列从山西向东、南流淌的河流,切出一道道深邃、曲折的峡谷。而它的支流则造成大大小小的瀑布。山峰被切割得犹如成排长矛,从而构成了一系列险峻幽丽的山水风景,形成太行山东侧千里的风景带。
1.8亿~1亿年前的地壳运动———燕山运动,席卷整个华北(地质上的华北包括山东、辽东、河南、陕西在内),地壳发生强烈褶皱、断裂,形成高高低低的凹地与山岳,在此后长时期的多种外力(风雨水冰)的作用下高山被夷平,凹地被堆满,使整个华北被改造成略有起伏的低平的丘陵,像今日内蒙古草原一样:山峦低平、浑圆,河谷开阔、蜿蜒,常有山间湖泊镶嵌。
25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将陕甘宁晋蒙整体抬升,于是太行山成为我国西高东低地势上的第二台阶,太行山以东是千里黄淮海平原,山西则成为秦晋高原。造成山西东出的障碍,千年东出行路难。直到20世纪才有条件用炸药、机械大规模地修理通道,在太行八陉上(或附近)修起贯通太行的八条铁路。今天不仅铁路穿越太行,多条高速公路也穿通太行,太行不再成为出省的路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