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稳!
继云冈昙曜五窟之后,
6月15日,
在播出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中,
又一件山西国宝精彩亮相,
即来自运城永济唐铁牛博物馆的黄河铁牛。
黄河铁牛,
亦称唐代铁牛、蒲津渡铁牛,
位于蒲州城西的黄河古道两岸,
铸于唐开元十三年( 725),
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
后因黄河变迁,
逐渐被泥沙埋没。
1989年,
处于东岸的四尊铁牛全部出土。
蒲津渡铁牛,
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传世之宝,
是中国文化发达科技发展的里程碑,
是大唐盛世繁荣富强国富民丰的见证。
本期推出的是,
永济学者王西兰的一篇文章,
为您讲述蒲津桥和蒲津渡铁牛的故事。
01
蒲津桥的过往
▲实时保护后的永济蒲津渡遗址
蒲津是黄河流域最早的渡口,也是我国水上交通史上最早的渡口。
史籍记载,黄河上最早的桥,建于战国时期,就在蒲津。大河“带齐梁,分秦晋,扼幽燕”(《王西厢》句),凡秦晋之间的军事战争,往往要通过这里,或守或战,这里都是必争之地。公元前257年,秦昭王命令在蒲津正式修建浮桥,从这个年份起,黄河才有了桥。所谓浮桥,就是用竹索连通两岸,竹索下拴系了许多船只,浮在河面上,人马就在这些船只上通过。这是建桥史上的重大突破,蒲津桥就成了连通秦晋的天堑通途。秦国东征韩赵魏,统一天下,这座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车同轨,书同文,中华大定,秦始皇巡游天下各郡,泰山封禅,就路过蒲州。那时候河床很深,蒲津渡口到蒲州城就有很长很陡的坡道。秦始皇从高处望下去,秦晋通衢显得十分壮观,就命令将蒲改为“蒲坂”,坂就是又长又宽的坡道。蒲坂之名,纵贯历史。
▲蒲州府境全图
地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历史。
隋唐之际,战争频仍,蒲州居于东西两京之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李唐王朝是从太原起家的,取得天下,在长安建都,但不能不重视自己的根据地,蒲州就是联系根据地的战略中间站。蒲州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与长安距离适中,是国家屯兵和仓廪重地,也是全国物资集散重地,国家对蒲州的防务和经营就格外经心。唐以前的浮桥,叫作“河桥”,到了唐朝,才正式叫作“蒲津桥”。这时候,在黄河这个北方第一大河上,已经有了三座桥梁。除了蒲津桥,另两处在太阳渡和孟津渡。有一本《唐六典》写蒲津桥:“天下河桥有三,此其一也。”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从昆仑到黄海,万里黄河上只有三座桥,可见蒲津桥的珍贵,也可见人类进步的艰难。蒲津桥受到唐王朝的重视,那是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决定的。
▲蒲津桥地理位置图
李世民在战争时期往来于蒲津桥,太多了,记不胜记。只是有一次应该记下一笔: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李世民视察完陕州,从太阳渡的浮桥过河,来到河东,祭祀了大禹庙,进驻蒲州。这次蒲州之行,唐太宗做了一件非常人性化的事,表现了他博大的政治胸怀和豁达的领袖风度。他想起十八年前的蒲州攻坚战。那时候长安城上已经插上了大唐旗号,蒲州的隋朝守将尧君素还据城不降。高祖派李世民的舅舅、工部尚书独孤怀恩攻打蒲州,竟围城三年而不克。他的姐(抑或是妹)夫、桂阳公主的驸马赵慈景是行军总管,也战败被俘。尧君素为表示无投降之意,竟把这位当朝驸马杀了,将脑袋挂在城外。直到后来,李世民亲自带兵攻城,尧君素才被他自己的部下杀害。应该说,这位尧君素是一个忠于朝廷、忠于职守的人,虽然他忠于的是隋朝,但他的忠贞品质是不能否认的。十八年后的今天,李世民在蒲州回首往事,心里升起的不是对往日强敌的仇恨,而是对伟大精神和不朽人格的敬意。他亲笔拟就了一道圣旨,《赠尧君素诏》:
“隋故鹰击郎将尧君素,虽桀犬吠尧,有乖倒戈之志,而疾风劲草,实表岁寒之心。可赠蒲州刺史,仍访子孙,以闻。”
做了这件事,李世民的心情是愉快的。他不经常写诗,以这样的心情,面对蒲州的山川形胜,他也诗情澎湃:
曲岸非千里,斜桥异七星。
暂低逢辇渡,还高值浪惊。
水摇文蠲动,缆转锦花萦。
远近随轮影,轻重应人行。
——《赋得浮桥》
蒲州之行的这一决定,就成了千古佳话。不论是作为英明之主的李世民,还是作为忠贞之将的尧君素,都在蒲州这块土地上得到慰藉。李世民对蒲州的战略意义和文化意义是极重视的,而蒲州也给了他丰厚的回报。
▲永济栖岩寺塔林
▲永济栖岩寺宋代舍利塔
高宗李治巡幸栖岩寺,武则天来普救寺进香,当然也都是从蒲津桥上通过。到了开元年间,蒲州是“中都”,是“三辅”,是“六大雄城”,官员配置如同东西两京。一旦天下有变,退守蒲州,身后是表里山河的山西和根据地太原,进退有据,攻守皆宜。而唐玄宗李隆基也常来后土庙拜祭,也常去“北都”太原巡边,过往的还是蒲津桥。只是蒲津浮桥下的黄河时有泛滥,那竹索的韧度支持不住汹涌浪涛,经常毁坏,蒲津渡的交通,就时断时续。这成了地方官员的一件头痛事,毁了再修,修了再毁,劳民伤财,还要受贬斥和处分。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是十分漫长的,这样的浮桥,已经修修毁毁一千多年了。
怎样才能牢固地维系浮桥,成了一个历史性的难题。首先是竹索的韧度不能承受浪涛冲击,竹索断了,浮桥自然就毁了。改为铁索,自身的重量加大,两岸的地锚就要更大的重量,要深入更深的地层。那就只有改用铁锚。在1200多年前,这可不是容易事。政治形势,经济力量,物质贮备,技术工艺,哪一个条件不成熟,都不能解答这道难题。
蒲津桥期待着,期待着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蒲州故城鼓楼遗址
▲蒲州故城城门
02
大唐对蒲津桥的改造
蒲津桥还是幸运的,它终于等到了一个盛唐时代。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疆域不仅维持了秦朝一统天下的版图,还征服了高丽、突厥,国土面积有所开拓,军力比汉朝都要强。唐朝的外交工作很好,实行汉藏、汉蒙、汉回通婚,加强民族间、国际间的往来,和睦相处,天下归心,流通贸易,边境平静。唐代人口保持五千万的水平,是历代最稳定的。
人民生活,也在很长时间内比秦、汉、晋、隋好得多,“安史之乱”前的130多年间,朝廷轻徭薄赋,生产得以发展,百姓普遍富足。开元年间出现了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大好局面,物价平稳低廉,国家仓储盈满,人口明显增长,“左右库藏,财物山积,不可胜较。”更让人称道的是唐代文化的发达,这些进步和提高,当然包括冶铁和铸造。
▲《蒲州府志》两面带河图
▲《蒲州府志》城西铁牛图
蒲津桥的改造和提升所需要的物资贮备和技术条件,终于成熟了。
开元十二年或者更早一些时候,兵部尚书张说向玄宗皇帝建议,改修蒲津桥。张说的建议一提出,皇帝就马上表态:“嘻,我岂虑哉。”哈,修蒲津桥,我会有什么顾虑呢!于是就派张说监管这项工程。张说还兼任中书令,就是宰相了,执掌中枢,位高权重,以这样的人物来领导这项工程,证明蒲津桥不是地方行为而是国家行为。物资调用自不必说,技术力量也是全国顶尖级别的人才。征调人夫,蒲州府自然热烈响应,疏河运石,劳力活儿都是蒲州人来干。国家出钱,修好了,桥是蒲州的,蒲州人不会不卖力。可惜蒲州人不知道,自己在创造历史,他们干的活儿,是世界桥梁史上的里程碑。
▲蒲津渡黄河浮桥模拟效果 李广洁供图
工程重点是铸造岸上铁锚。那时候黄河中间有中洲,设临晋关,属陕西。黄河主流在蒲州和中洲之间,支流在中洲的西边,河床较窄,流量也不大。支流也有浮桥,只是普通浮桥就行了。这次改修的,是主流上的这一段浮桥,就在蒲州和临晋关之间,距离约108丈。两岸设铁锚,就分别设在蒲津渡口和临晋关外。经过反复商讨,确定铸造铁牛八尊,分置两岸,维系四条铁链,代替竹索。经过测算,这八尊铁牛,都要有数万斤的重量,还要加上铁山、铁人、铁柱等一些辅助设施。这样大的铁牛,该用多少铁水?得多大的坩埚才能化这么多的铁水呢?见识过现代冶铁的我们,对那时候的冶炼方法难以想象。还有造型,人要像人,牛要像牛,凭那时候的条件,实在太难。
可是我们不要忘了,蒲州是当时顶尖级别的文化都市,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最高科技水平。
▲永济蒲津渡铁牛
蒲州的技术人员,加上云集而来的全国能工巧匠,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终于完成了设计方案。——这是现在的人根据铁牛铸造规模和工艺需要臆想的。遗憾得很,直到铁牛出土我们也不知道一个设计人员的名字。
一项举世闻名的工程终于在蒲津渡开始施工,以当时的起重和运载条件,不可能是从别处铸好运来,只能就地铸造。根据对出土铁牛的研究考证,工程具体施工程序是这样的:在蒲津渡口适当位置,在最高技术权威――用现在的话说是国家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指挥下,工程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用黄蜡雕塑铁牛、铁人造型,作为“蜡模”,当时的工艺能力,已经可以将“蜡模”雕塑的形态精制逼真,形象鲜明生动。“蜡模”的规模造型,和实际成品完全一样。
第二步,用特制的澄泥均匀涂敷在“蜡模”外层,待完全成型,便用文火烘烧。――当然泥模上部要留注入口,泥模下部要留排出口。泥模逐渐烘干,蜡液经排出口流出。泥模就成了一个空心的牛造型,铸造工艺名称叫做“泥范”。
第三步,堵住排出口,加固泥范,从注入口注进熔铁汁液。当然没有能够一次熔炼足够铁液那么大的坩埚。这难不住工匠们,他们在泥范周围架设多条通道,用多个坩埚同时熔炼铁液,铁流从不同的通道注入泥范中。通道下也要有炭火加热,避免铁液在通道中途凝固。
第四步,待铁液凝固后,去掉加固设施,打碎泥范,铁牛的造型就完成了。
这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进程的重要成果。中国甚至世界水利史、冶金史、铸造史、雕塑史都会永远记下这一笔。主持这项工作的张说,在工程竣工后写了一篇《蒲津桥赞》。
新修的蒲津桥,济人,是仁;利物,是义;顺事,是礼;图远,是智。一座桥,在张说的笔下,仁义礼智都具备了,成了中国传统道德的化身,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
铁牛在蒲州的注视下,终于完成了。十六只大眼球,也在注视着蒲州。是蒲州,给了它们雄视万世的生命。是蒲州,让它们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同在。
而它们,也雄辩地见证着大唐盛世,见证着大唐蒲州。
▲蒲津渡遗址出土全貌
▲1991年挖掘铁牛图
03
故垒西畔看铁牛
蒲津桥,成了蒲州一大景观。铁牛,成了蒲州城的镇城之宝。一座浮桥,几尊铁牛,引来了多少名人雅士?流传了多少传说故事?积淀千余年,都成了文化。
由于黄河河道泥沙不断淤积抬升,蒲津渡铁牛在新中国成立前,已基本被泥沙掩埋,只有几个牛角露出地面。到1955年国家修建三门峡大坝,蒲州属淹没区,大量泥沙淤积,地面抬升10米左右至现在地面,铁牛则被掩埋在地面10米以下。
八十年代中期,永济县制定“旅游兴县”战略,文化建设掀起一个引人瞩目的高潮。普救寺重建,五老峰开发,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1988年春,永济县文博部门开始进行铁牛勘探,访耆问老,探杆筛查,历时一年,方有眉目。第二年春开始挖掘。黄河滩涂水浅沙淤,挖掘工作困难重重,数月过去,挖得清泓一湾,水波粼粼。关键时刻,县委委派一位副县长亲任指挥,调集水利、工程部门技术人员配合挖掘工作,终于于7月31日挖掘出第一个铁人。七天后,深埋于地下多年的四尊铁牛和铁人、铁山、铁礅等附属设施,全部出土。1260多年前的蒲津铁牛,在蒲州古城西门外重现雄姿。阳光下,刚出土的铁制文物,熠熠烁烁,展示着岁月的年轮,闪耀着历史的光芒。
▲蒲津渡铁牛
消息传出,轰动全国。大家知道,永济发掘出土的不仅是四个铁牛,而是一段历史,是一段历史的辉煌,是一段灿烂的文化。
考古专家来了,桥梁专家来了,冶金专家来了,雕塑专家来了,水利专家来了……连国家主席也来了。1994年1月31日,江泽民同志来永济视察,见到出土的铁牛,连称“国宝,国宝,好好保护。”
已故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是我国现代桥梁研究领域的泰山北斗,对桥梁建筑史研究最有建树。他生前曾多次肯定:“浮桥地锚中,以蒲津桥的铁牛锚最为有名。”可惜铁牛出土时,先生已经仙逝,未能看到他多年研究的实物,的确是憾事。
我国另一位现代桥梁专家唐寰澄先生得知铁牛出土,欣喜非常,曾三次前来现场考察。他说:“黄河铁牛不同于扬军阵、耀帝威的秦兵马俑,不同于宣佛法、炫珍宝的释伽舍利,也不同于讲五行、为厌胜的镇水石犀。这是一个有实际功能作用的艺术珍品,是技术和艺术有机结合的典型,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贡献,是世界桥梁史上惟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话语不多,但已是对铁牛的权威鉴定和评价。
▲蒲津渡铁牛
的确,兵马俑也罢,舍利子也罢,还有镇水石犀也罢,也都是难得的文物,也都是文化的表现,但它们都表达在一个主观层面,强调的是某种意义,只有开元铁牛才具有实际功能,是蒲津浮桥构筑的重要部件,是维系浮桥铁索的实物设施。其数量之多,体形之大,造型之美,历史之久,都是世界之最,天下唯一。老专家见到挖掘现场,见到刚刚出土的铁牛果然雄姿勃发,激动不已,兴奋不已,吟诗一首:
奔驰远道上蒲州,故垒西畔看铁牛。
一百岁间埋赭土,三千年起偃黄流。
曾随太宗低辇渡,却逐张生压别愁。
应赐紫衣追怀丙,重来宜复旧时舟。
那位参与鹳雀楼复建工程论证的著名古建专家郑孝燮,也看了蒲津铁牛,吟得两首七绝:
其一:
铁牛出土黄河边,北枕龙门南望山。
隔岸东西不隔水,秦晋古道过蒲关。
其二:
铁汉铁牛巨索连,滔滔黄浪浮桥船。
大唐锁钥蒲津渡,通济两京倡盛繁。
一时间各种媒体轮番报道,专家名人诗赋唱和,蒲津渡遗址和开元铁牛名传国内外,引起了普遍的社会激动,集聚着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
1991年3月,国家文物局调集考古力量正式开挖。这次开挖,面积扩大许多,技术要求也更加规范。经过半年辛苦工作,遗址和铁牛全貌得以全部展现。根据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蒲州知府周景柱的《开元铁牛铭》和《蒲州府志》有关记载,挖掘出土的铁牛与记载完全相符。
东岸有铁牛四尊,甚为壮巨,前蹲后踞,腹没入地,臀后有横轴,为拴系铁索用,已有磨损痕迹。铁牛各有一铁人策之,形状不一;四牛之间,还有铁山、铁礅,有七根铁柱呈北斗勺型立于铁牛身后。这些都是地锚总重量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铁牛腹下各有三根铁锚,插入地下丈余,起固定作用。蒲津桥两岸有史无前例的铁牛地锚,当然就稳如泰山,“其形也若剑倚天外,其状也若龙横水心,其高也若大虹之贯天,其重也若巨鳌之压海”。
铁牛的身高、身长、重量不尽相同,以西北、东北、西南、东南顺序,身高分别是1.51、1.66、1.50、1.52米,身长分别是3.3、3.15、3、3.05米。重量分别是26.1吨、31.4吨、43.5吨、45.1吨,史书记载“一牛数万斤”,此言不虚,实证凿凿。包括铁山铁礅铁人和锁链等等其他设施,地锚总重量约60余万斤,占当时全国铁锡年产量的百分之三十以上。那时候世界上哪个国家有这样大的国力?只有唐代盛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全面发展的开元年间,才有千载难逢的这一个历史机遇,各方面的合力才作出这一伟大壮举。
值得庆幸,这一历史机遇,出现在蒲州。这一伟大壮举,发生在蒲州。
铁牛可以作证。
▲蒲津渡铁牛
蒲津渡遗址保护方案,反复论证,几经蹉跎,直到2002年,国家文物局才正式作出。方案决定将铁牛等地锚设施全部原址提升12米,彻底脱离地下水浸蚀,修筑保护平台。山西省文物古建根据方案组织施工,经过一年时间,保护设施全部完工。
现在,蒲州古城西城门外100米处,短墙围抱,绿荫掩映的地方,就是蒲津渡遗址博物馆。进得门去,只见绿草铺地,浓荫蔽日,正中央便是偌大一个平台,高约3米,在一片平地中显得气势宏大。西边有宽大台阶,可拾级而上。
平台用青白色石板铺就,呈正方形,阔大而平整。四个铁牛面西而蹲,果然矫角昂首,壮硕雄威武,其目似怒,其处有度,其伏甚固,蔚为壮观。千余年来受日月之精华,经雨雪之滋润,加上现代技术除锈处理,铁牛外表釉黑润墨,肤泽晶莹,也敦厚可爱。铁牛之间距离约六七米,形状各异,但都足以任重,足以励猛;坚足以抵,强足以踞。臀后横轴,果然粗硕,轴首有花纹图案,极为精制,是铁艺极品。
铁牛旁的铁人,都作策牛状,衣着神态,各不相同,竟然是回、蒙、维、汉四个民族的形象,足见盛唐时期民族融合的景况。其中西南方的汉服铁人,衣领开口就像今天的西服领子。永济人便得意,说西服原来是从我们这里出口到西方国家的。未经考证,野地里侃山,不足为凭,也不必阻拦永济人说嘴。铁山在铁牛之间,高二尺,宽三尺多,不大,想来只是取其寓意。身后铁柱,壮硕高耸,以北斗七星位置排列,便依稀有了一些神秘文化的意味。
▲铁牛及旁边的铁人
总体印象,由铁牛、铁山、铁人、铁柱组成的地锚,稳固如盘石,浮桥得以维系,才成为跨河之虹,才使得天堑变通途,实在是古代工匠的大手笔,实在是盛唐国力强大的产物。
平台为两层,地下空间也宏大壮观,台上有阶梯通道,下到底层,可以见到铁牛下部裸露着的埋地部分,三根硕大铁钎,粗长如檩,从铁牛腹部呈三角形插入地下,如同扎了根,加上底部还设铁板相连,砌石加固,上下一体,的确稳如泰山,其构想,其设计,空前绝后,叹为观止。底层围墙,修饰华丽,布有蒲津桥遗址图片展,浏览一周,蒲津渡的历史与现实就了然于胸。大唐盛世,蒲州胜境,就在眼前浮现。
蒲津铁牛是我国文化发达科技发展的里程碑。
蒲津铁牛是大唐盛世繁荣富强国阜民丰的见证。
站立蒲津平台,极目西望,360米开外之处,应是当年黄河主道西岸。昔日蒲津关(亦称临晋关,后改大庆关)所在的中洲位置,由于黄河主流西移,也在永济境内。蒲津西岸的另四尊铁牛,当还埋在10米深的地下。若真如传说中那般有灵,应当听到出土铁牛的呼唤了吧?
▲清代《蒲州府志》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盛唐到如今,已有多少个三十年?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公元1613~1682年)来到蒲州。他看到的黄河,已经西移十余里了,桥废渡绝,只有铁牛还在原地,栉风沐雨已历千年,不禁感慨系之,写下一首五言怀古,题目甚长,曰《蒲州西门外铁牛唐时所造以系浮桥者今河西徙十余里矣》:
唐代浮梁处,遗牛制尚新。
一朝移岸谷,千载困风尘。
失水鼋鼍没,依城鹳雀邻。
应无丞相问,倘与牧童亲。
世变形容老,年深战伐频。
无穷怀古意,舍尔适西秦。
顾炎武看到蒲津渡经风历雨的千年铁牛,那种沧海桑田的历史感慨便涌上心头。后来他在河那边的华阴县寓居下来,从事学术著述。再后来他又从蒲津桥过河闲游,死于曲沃。
一切都让位于历史。
一切都归结于文化。
柳梢鹅黄,杨叶翠绿,平台下的花苑苗圃,已经姹紫嫣红开遍。河风徐徐,阵阵水汽泥腥拂面;围墙矮短,缕缕稼苗草香飘来。千古铁牛沐浴在春阳的照耀下,那样伟岸而温馨。
岁月如烟人事改,春风依旧遍蒲东。
▲蒲津渡铁牛
作者简介
王西兰,1948年生,山西永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文学创作职称;曾任运城市文联主席,运城市作家协会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主要从事小说、散文创作,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耧铃叮当的季节》、小说散文集《无悔选择》、长篇小说《送葬》、长篇文化散文《大唐蒲东》《不朽关公》、文学传记《关羽传》、文学评论集《文学的觉醒与归真》、随笔集《艺术是生命的支撑》、文化专著《世纪之问与时代回答》等。其中《耧铃叮当的季节》《大唐蒲东》曾获“赵树理文学奖”。有作品翻译国外。
By|映像PICS
原文发表于《映像》2020年第5期
图|杨孟冬 央视纪录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实习生 高冰鑫
审核|方天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