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丰富馆藏耀古今
(一)镇馆之宝显魅力
三国早期铜马,不仅在体量上超越了此前被称为 “中华第一青铜马” 的广西贵港马和四川绵阳马,其高达 163 厘米、体长 163 厘米、重达 720 斤的规格令人震撼。从其造型来看,马呈站立状,形体精干,肌肉结实,头小微昂,咧嘴作嘶鸣状,前额上部直接铸出象征当卢的花纹,双耳间的额头上有插璎珞的纛,细节之处尽显精湛工艺。据考证,此墓主人身份相当于二千石以上大将军、州刺史一级官吏,极有可能是一位来自西北的将军。
南宋彩绘壁画庖厨备宴图,2007 年出土于襄城檀溪路上的南宋砖墓。这幅壁画内容丰富,绘画线条流畅,人物栩栩如生。下部主要描绘了庖厨备宴的场景,不同服饰的人忙碌其中,有烧火煮食的、加工菜肴的、备点心酒水的、传送餐具的等等,真实记录了南宋世俗生活场景。由于南方多雨潮湿,壁画极难保存,此壁画作为湖北地区目前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并成功揭取的彩绘壁画,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宋代襄阳绘画艺术的氛围和水平。
三国早期玉猪形握,2008 年 10 月出土于樊城区菜越三国一号墓。由整块和田白玉雕刻而成,高 3 厘米、长 9.9 厘米、宽 2.8 厘米。猪形,体呈卧伏状,眼、耳、鼻、口、四肢、尾巴俱全,四肢上有游丝线刻细毛。整器虽小巧,但简洁大方,温润晶莹,完美无瑕。雕刻采用成熟的 “汉八刀” 技法,手法细腻,猪形憨态可掬,极富动感。玉握作为专门用来送葬的玉器之一,死者手里握猪象征着拥有财富或有 “家” 的归途感。
西周晚期 “曾白陭” 铜钺,2002 年出土于郭家庙大型曾国贵族墓地。整体呈 “T” 字形,通长 19.3 厘米,刃宽 14.8 厘米,器身宽扁,刃角上翘呈 “U” 字形,长骹中空,刃部两面各铸有 9 字铭文。这件铜钺虽貌不惊人,但铭文内容却十分重要,为我们研究中国早期法制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它也是曾国国君陭制作,用来推行政令、治理百姓的,在商周时期不仅是一种砍杀行刑的兵器,还可作为仪仗用具,象征王权。
唐长沙窑绿彩黄釉胡人瓷碗,1977 年枣阳城关出土。灰胎,体施青釉泛黄,敞口,直壁,圈足。碗内壁绘八朵釉下褐绿彩草叶图案,碗心堆塑一小胡人。该碗采用釉下彩绘装饰与雕塑艺术相结合的方法,人物神态滑稽,塑造手法熟练,形态准确传神,体现了唐代工匠独具一格的精神和审美意识。
西汉铜提梁鋞,2019 年 9 月至 12 月出土于配合襄阳院子房地产建设项目的西汉土坑墓 (M270)。通高 19.2 厘米、底高 1.4 厘米、口径 10.4 厘米、腹径 11.2 厘米、底径 10.8 厘米,整体呈桶状,上置对称龙首状提梁,提梁通过环与器体肩部的耳相衔接。上部有覆杯状盖,盖顶微隆起,顶部中间有破损。带有篆书 “大荣千万容一斗重五斤五两” 铭文的铜鋞较为罕见,对研究西汉丧葬等级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汉代度量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
(二)其他珍贵藏品
泰定铁钟、玉雕真武坐像、四爱图梅瓶等元明清时期文物,各具特色。泰定铁钟铸造工艺精湛,钟声悠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玉雕真武坐像栩栩如生,展现了高超的玉雕技艺,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宗教信仰的尊崇。四爱图梅瓶造型优美,瓶身上的图案描绘细腻,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梁庄王金锭、金龙玉璧建文款山简套等明代文物,也为研究明代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梁庄王金锭制作精美,彰显了明代的金银工艺水平。金龙玉璧建文款山简套则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其精美的雕刻和珍贵的材质,让人领略到明代皇家风范。
此外,还有众多先秦时期文物,如青铜器、陶器等,为研究襄樊历史、楚文化等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这些文物不仅展现了先秦时期的工艺水平和文化特色,也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窗口。
二、特色展览绽光彩
(一)基本陈列展文化
以 “江山留胜迹” 为主题的基本陈列,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缓缓展现在观众面前。
史前时期展厅,陈列着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仿佛在诉说着远古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的艰难生存与开拓。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造型古朴,纹饰简洁,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初步发展。
夏商周时期,大量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成为一大亮点。这些青铜器不仅工艺精湛,而且铭文内容丰富,为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高大雄伟的楚国大铜鼎,与墙壁上先人们艰苦劳作的图画和青铜冶炼场景相呼应,昭示着襄阳历史从史前时期进入青铜文明时代。
秦汉时期展厅,展示了秦砖汉瓦、兵马俑等文物,展现了当时的大一统气象。襄阳作为交通要地,在秦汉时期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襄阳更是风云际会之地。三国早期青铜马、玉猪形握等文物,让人仿佛看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文物,既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又展现了文化的融合。
隋唐宋时期,襄阳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展厅中的陶瓷器、书画作品等,反映了当时的生活风貌和艺术成就。特别是唐长沙窑绿彩黄釉胡人瓷碗,人物神态滑稽,形态准确传神,体现了唐代工匠独具一格的审美。
元明清时期,襄阳作为商贸重镇,南船北马,货殖千里。泰定铁钟、玉雕真武坐像、四爱图梅瓶等文物,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二)辅助展品添魅力
设置的场景艺术和互动装置等辅助展品,为展览增添了无穷魅力。宋蒙大战数字展厅通过数字影片和灯光演绎,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南宋末年襄阳之战的残酷。观众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战场,亲眼目睹攻城方和守城方的激烈博弈和顽强不屈精神。
在场景艺术方面,汉江码头场景再现,让人感受到了襄阳作为交通枢纽的繁忙与热闹。码头上,搬运工们忙碌地装卸货物,商船来来往往,一片繁荣景象。
互动装置则让观众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展览中来。通过触摸屏幕,观众可以了解文物的详细信息和历史背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襄阳的风貌。
这些特色展览,不仅展示了襄阳的历史文化,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心灵的盛宴。
三、场馆建设铸辉煌
(一)建筑风格独特
襄阳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襄城汉水西侧凤凰山冲,其仿唐建筑风格独具魅力。这种风格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对唐代建筑精髓的深刻领悟与创新演绎。
从整体布局上看,新馆与周边的历史遗迹、自然景观和仿古文化旅游景区相得益彰。习家池的古朴典雅、谷隐寺的宁静悠远、凤林关的历史沧桑、岘首亭的雄伟壮观以及唐城的恢宏大气,都与襄阳博物馆新馆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岘山文化旅游区这一宏大而又充满魅力的文化景观。
新馆的建筑在细节之处尽显唐代风格的特色。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给人以沉稳大气之感。建筑的色彩以朱红、白色为主,庄重而不失典雅。斗拱结构复杂而精巧,既起到了支撑作用,又增添了建筑的装饰性。门窗的设计简洁大方,线条流畅,透露出唐代建筑的简约之美。
在周边自然景观的衬托下,新馆更显古朴自然。三面环山的地理位置,使得新馆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之中。青山绿水与仿唐建筑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历史韵味的氛围。
(二)功能设施完善
襄阳博物馆新馆占地面积达 185 亩,建筑面积 3 万平方米,规模宏大。由学术报告楼、综合馆、文物修复中心三栋建筑组成,每一栋建筑都有着明确的功能定位,共同为博物馆的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学术报告楼为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场所。这里可以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讲座等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历史文化、考古研究等领域的前沿问题。学术报告楼内配备了先进的音响设备、投影设施等,能够满足不同规模的学术活动需求。
综合馆是博物馆的核心区域,集文物展陈、考古研究等功能于一体。展陈面积超过 8000 平方米,为观众呈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展品。展陈设计新颖独特,采用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如多媒体互动、场景还原等,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襄阳的历史文化。同时,综合馆还设有考古研究区域,为考古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文物修复中心则承担着保护和修复文物的重要任务。这里配备了专业的文物修复设备和技术人员,能够对受损的文物进行精心修复。文物修复工作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还需要耐心和细心。修复人员们如同医生一般,为每一件文物 “诊断病情”,制定修复方案,让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延续生命。
此外,新馆还拥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停车场、休息区、餐饮区等一应俱全,为观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同时,新馆的安全设施也十分完备,配备了先进的消防设备、监控系统等,确保文物和观众的安全。
四、总结
(一)重要意义与价值
襄阳市博物馆作为襄阳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是一座收藏、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从历史研究角度看,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文物为研究襄樊历史、楚文化以及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史料。那些精美的青铜器、细腻的陶瓷器、生动的壁画等,如同历史的碎片,拼凑出了襄阳乃至中国历史的全貌。例如,夏商周时期带有铭文的青铜器,为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南宋彩绘壁画庖厨备宴图则真实记录了南宋世俗生活场景,反映了宋代襄阳绘画艺术的氛围和水平。
从文化传承角度讲,博物馆通过特色展览,将襄阳的历史文化生动地展现给观众,让人们在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无论是基本陈列展还是辅助展品,都在传承和弘扬襄阳的历史文化,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例如,以 “江山留胜迹” 为主题的基本陈列,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观众领略了襄阳从史前时期到元明清时期的历史变迁;宋蒙大战数字展厅和汉江码头场景再现等辅助展品,则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襄阳的历史风云和繁华景象。
从社会教育角度而言,襄阳市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学习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平台。通过举办各种展览、讲座、互动活动等,激发了公众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提高了公众的文化素养。同时,博物馆也成为了学校、社区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培养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二)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襄阳市博物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藏品保护方面,将继续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采用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和设备,确保文物的安全。同时,加强对文物的研究和修复工作,让更多受损的文物得以恢复原貌,延续历史文化遗产的生命。
在展览创新方面,将不断推出新的特色展览,丰富展览内容和形式。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打造更加沉浸式、互动式的展览体验,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同时,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博物馆的交流与合作,引进优秀展览,提升博物馆的影响力。
在场馆建设方面,将进一步完善场馆的功能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停车场、休息区、餐饮区等配套设施,为观众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参观环境。加强对场馆的安全管理,确保文物和观众的安全。
在社会教育方面,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如历史文化讲座、手工制作、研学旅行等,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加强与学校、社区等的合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总之,襄阳市博物馆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为传承和弘扬襄阳的历史文化、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