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人的历史

《说文》:邮,境上行书舍,道路所经过。

邮人,中国最早的邮递员。邮,用以传达信息,递送公文的机构。邮亭制度可上溯至商周时期。甲骨文的亭 字,其上为楼,其下为京(高丘),意为建楼于高丘之上为亭。邮亭高三丈,设邮皆有亭,故连称:邮亭。

邮人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对邮驿通信称呼不一样:“遽”、“驲”、“置”等。

秦统一后统一称为“邮”。从此,“邮”便成为国家通信系统的专有名词。

邮人的历史


秦汉时,大一统的国家形成,以贯通全国的直道驰道为基础,公文次第传递的路线得以确定。

邮驿系统作为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中必不可缺的一环,邮 便以首都为中心,沿交通线路延伸至国家的各个角落,故汉时将长安新丰西(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七里)曲邮亭 称为:邮头。

邮人的历史

秦时,邮 负责远途传递任务,而近距离则用“步传”,即派人步行送递。公文邮递方式采用邮亭间接力传送,沿规定路线由邮人一站一站接力快速传送下去。

邮人的历史

邮路沿途,设有为 邮人 提供食宿休憩的机构:邮 或 亭。

亭作为国家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兼有邮政交通站和派出所的职能。亭设有亭长一人,下属设负责治安的 求盗 一人,另设日常管理的 亭父 一人。

邮人的历史

按秦法,亭应及时为公差行旅的邮人和过往官员提供饮食,称为:传食。

秦法《传食律》里详尽具体的规定了邮人的伙食标准,由亭供应一定数量的粮食、酱菜和韭、葱等菜蔬。这些是由各地政府官仓负责开支。

邮人的历史


邮人的选用很谨慎,需经过严格的行政程序:由乡啬夫在辖区内挑选无爵位或低爵位的平民男子,上报县丞考察,再由县令或县尉批准。秦法规定:刑徒战俘及家属“老弱及不可诚仁者”等不能担任此职。

邮人的历史

秦代对邮人的投递速度有着严格的规定:写有 急 字的文书要立即送达,不能有片刻耽搁。普通文书当天送出即可,不可积压。积压文书者要依法惩罚。

邮人的历史

秦代每乡设一名专职邮人。一旦被选作 邮人将终身职业化,邮人一职可父子相承。

邮人的历史


秦汉时期递送所乘用交通工具不同,规定的 程限 也不同。

步递,即徒步递送,是最基本的传递方式,常用于一日一夜二百里范围内投递。(汉时一里大概为415.8米,折0.8华里,汉二百里约166.3华里,约83公里。)负责步递传送的专职人员称为:轻足,亦称:行者走。

邮人的历史

秦代邮人皆穿着黑色制服。

至汉,驿卒有特殊标记:头裹绛红头巾,臂膀套绛红套袖,身上背着红白相间名为“赤白囊”的专用邮包,路人见之皆避让。

邮人的历史

邮路距离较远的则需要 传,即马车。四匹上等马拉的邮车为 置传、四匹中等马为驰传、四匹下等马为乘传、一马二马为轺传。

邮人的历史

驿马 即骑马递送,是最快的方式,称为:吏马驰行。驿马健康状态会登记在驿马阅具簿 上,供骑士选择。当马匹紧缺时,亦会使用牛车来传递。

邮人的历史


在南方和水路发达地区,会选择水陆并用、船递与陆路邮传相结合的投送方式。

邮人的历史

邮人主要递送方式有两种:一、以邮行 即点对点传递。邮人往返收发两地,线路固定故效率高速度快。且只递送封检过的重要文书,保密性高,送达时效要求高。

邮人的历史

其二:以次行:即 按照次序、次第在各县、乡、亭和烽燧之间依次传阅,所经各处均要认真查阅文书内容,阅完及时发往下一站。

这类文书属于一般内容,可封检也可公开露布。

邮人的历史

公文送递前需用封泥封检题署,发出后会保留 寄出 记录;途中交接公文会检查封泥;以邮书刺 记录交接人和时间,送达后会登记 以来 记录。整个环节都有验证和记录,具有可追溯性,确保了文书安全迅速的投递。(文、图:赵震)

邮人的历史